今天,用5个案例来解释一下很多孩子说话晚、说不清楚的真正原因。
家长要做的是:尽量规避这些,以及事后的补救措施。
案例一:构音障碍
同样是幼儿园小朋友,说话一直不清楚,孩子妈没太在意。后来上了大班开始教数学和拼音,孩子跟不上,跟其他小朋友的差距一下拉开了,老师建议孩子妈带他去医院检查。
这一检查,才知道孩子是中枢神经损伤造成的构音障碍,舌头灵活性不够、嘴唇无力、气息量不够,从而导致发音不清。
构音障碍常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如“哥哥”说成“的的”、“乌龟”说成“乌堆”、“飞机”说成“灰机”。
医生针对孩子的情况给他安排了口肌、气息、发音器官协调性等康复训练。坚持了一段时间已经颇见成效。
现在小朋友已经不害怕幼儿园的拼音课啦,反倒是老师夸他进步很大的时候开心不已,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案例二:智力低下
这位小朋友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从出生开始,他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比如吃奶困奶、不会吮吸、还特别容易吐奶;等到了7、8个月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开始吱吱呀呀了,但他却没有动静;1岁多,别的孩子开始叫爸爸妈妈了,孩子依然没有动静;1岁半时,别的小孩能断断续续说出10个字了,孩子才吱吱呀呀开始学说话……经医生诊断:
孩子是由神经系统紊乱而造成的智力低下,因此孩子在语言、注意力、记忆、思维能力、自控力都与其他孩子相差甚远。
案例三:舌系带异常
小男孩3岁多时,家长发现他说话不清楚,一直没敢送他去幼儿园。他家车牌号是6077,但孩子每次都说成“陆011”;汽车说成“切呃”;叫“姥姥”总是叫成“脑脑”……亲友们都说长大点就好了,可到了5岁孩子还是这样。
后来带到医院诊治,孩子一张嘴,医生发现:原来是孩子的舌系带太短,限制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吐字和发音。
舌系带过短的一般表现
舌头抬起、移动困难,不能伸出来,舌头呈W型、爱心型或是V型 。
案例四:语言环境
3岁的小女孩,从出生开始都是由姥姥带的,爸妈工作太忙,平时跟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而姥姥呢,又把孩子照顾的太“周到”,事事代劳,连吃饭都一直是姥姥一口一口喂进嘴里,致使孩子缺少了很多自主动手和表达意愿的机会。再加上平时接触的人少,姥姥只会用方言跟孩子讲一些简单重复的句子。
致使孩子在言语表达上总是没有别的孩子那般机灵、丰富。
案例五:语言发育迟缓
女孩三岁了还不会说整句话,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单个字,其他都不会说!
宝宝说话晚,医学上称为语言发育迟缓,是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情况!
家长发现了没?单单一个语言能力,牵扯到的其实是孩子的智力、学习能力、听力、交往能力,甚至是心理健康等大问题。如果孩子语言发育如果明显出现了滞后、偏差、障碍的情况,家长们不要再草率地说“长大就好了”!如果你家宝贝的语言发展明显落后于以上发展规律,请到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找到孩子语言障碍的根本原因,及早治疗,以免耽误孩子的健康发育。
如果你的身边,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帮助更多的孩子提升语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