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上甘岭》中,坑道内不仅干净,还十分整洁,而事实上,真实的上甘岭坑道,比电影中要残酷无数倍,在这场战役期间,坑道内终日充斥着汗酸、屎尿、血污,以及腐败混浊的气体。
外面是凌冽的寒风,而在离地面35米的坑道内,却是30℃的高温,坑道内的战士们汗流浃背,如果从远处望向坑道口,就会发现有一缕白烟飘散而出,这并非做饭的炊烟,而是战士们身上的热气。在如此残酷的条件下,十五军的战士们,还要面对缺粮、缺水、缺弹药等诸多不利因素。
10月19日的反击,尽管夺回了地表阵地,但在不久之后,再度被美韩军攻下,因此,战士们的只得暂时退居坑道,第二阶段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依托,缠住美韩军,等待大反攻。
吃到萝卜的那一刻,眼泪都流出来了只要保住坑道,就能守住上甘岭,为此,15军乃至志愿军全军开始向上甘岭全力运输物资,虽说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十分困难,但要想将物资、弹药运进坑道,也绝非易事。
美韩军几乎昼夜不停地发射着炮弹,空中的炸弹也是接连不断,除此之外,美韩军在地表阵地开始设置工事,组织火力网,对我军运输物资的人员构成严重威胁。
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向后勤部和四十五师发布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将物资送进坑道!”
与此同时,秦基伟再度交代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
“多送些大萝卜,又解渴又解饿!”
此时,在坑道内的战士们,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敌人的炮火,而是没水没食物,有的坑道甚至断水一个星期甚至更长,伤员没有酒精、没有药物,为了解决水的问题,战士们甚至要用尿来解决燃眉之急。
火线运输员一批一批派出去,却一批一批倒在敌人的封锁线上,在整个战役期间,单十五军就有1716名运输人员伤亡,占伤亡总人数的14.8%。
事实上,当时志愿军的物资是不缺的,但碍于敌人的火力,很难送进去,无数的萝卜、馒头、水、弹药都只能在半路上,浸泡在血泊当中,能送进去的微乎其微。
10月25日,十五军一三四团,组织了40多人一个排,向597.9高地的二号坑道运送物资,一路之上,这个排伤亡殆尽,最终,只有1包水果糖、1包砂糖、1条香烟、几十个馒头、20颗手雷送了进去。
四连指导员赵毛臣分给每个人1个馒头,1块水果糖,伤员每人分到4块水果糖、1勺砂糖,伤员们认为他们无法作战,所以不舍得吃,将水果糖递给坚守坑道的战士,没负伤的战士又将糖块塞给伤员,如此场景屡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