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精神的现实意义,上甘岭精神具体内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07 23:44:24

上甘岭精神的现实意义,上甘岭精神具体内容(1)

摘要:甘岭战役中,数万中国军人不惜粉身碎骨、不怕流血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注入的理想和信念,将“东亚病夫”塑造成一个个、一群群英勇无畏的“钢铁战士”,让同一个种族仅仅在半个世纪后就完成了精神蜕变、脱胎换骨。

当代欧美国家,其“精神图腾”是发生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波希大战中的温泉关大战。那是在两个种族、两种文明间的殊死对决中,一场绝对军事实力极弱对极强的战役。在那场战役中,300名斯巴达战士全部战死,但却为整个欧洲赢得了生机。

欧洲人和美国人至今对这场战役念念不忘,2005年还曾斥巨资拍摄了好莱坞大片《斯巴达300勇士》,在全世界彪炳、弘扬他们祖先的“战斗精神”,以鼓舞21世纪欧美民众和军人的士气。

可如果将此战例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加以比较,恐将使其黯然失色。

上甘岭精神的现实意义,上甘岭精神具体内容(2)

在上甘岭战役中,数万中国军人不惜粉身碎骨、不怕流血牺牲的壮举,已不能用一般的“战斗行为”加以描述。那同样是一场发生在两个种族、两种文明间的殊死对决,同样是绝对军事实力极弱对极强。他们——中国军人,在付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可谓中国的“斯巴达勇士”,他们的英雄壮举也必将被中国人民永远铭记。

纵览中华民族的战争史,自汉武大帝的铁骑远征大漠、席卷匈奴,盛唐军队飙击突厥之后,近两千年来,历朝历代的中国军队,几乎没有御敌于国门之外且全胜强敌的战争记录。而新中国军队不仅续写了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还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美国军人至今搞不懂,为什么在上甘岭战役中,两个分别只有一个连防守的高地,而美军动用了整整七个营的兵力,却无论如何也攻不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历次以弱胜强的战争中,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再次创造出如上甘岭战役一般辉煌的战绩。以前不曾有,以后也不会有,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奇迹。

上甘岭精神的现实意义,上甘岭精神具体内容(3)

美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原计划只用两个营的兵力、5天时间、伤亡200人的代价拿下上甘岭。然而,此战却打了43天。联合国军向两个小山头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空炸弹,其火力密度之大在此前所有战争中前所未见。

秦基伟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阵地表面工事被摧毁了,草木被打光了,山头的岩石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战场上空,昏天黑地,硝烟缭绕。随手抓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铁屑、弹壳。与此相联系的是兵员的伤亡,血肉横飞的场面司空见惯……敌人对坑道进行封锁、轰炸、爆破、焚烧、堵塞,甚至向坑道里投掷毒气弹、硫磺弹。有的坑口被炸塌,有的被堵塞。坑道里缺粮、缺弹药,最要命的是缺氧、缺水。

缺氧常使战士头脑发晕;缺水,战士只好喝尿,或者趴在坑道壁上舔石头上的潮气。志愿军战士全靠顽强的意志坚持着。尤其是伤员备受煎熬,有些时候,坑道里连一滴酒精,一卷绷带都没有,只好任凭伤口发炎、溃烂。为了不影响战友,伤员都自觉强忍剧痛,一声不吭,很多伤员都用嘴咬着床单,有的至死嘴里的床单都拿不下来……”

上甘岭精神的现实意义,上甘岭精神具体内容(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