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
被敌人称之为东方“凡尔登绞肉机”的
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上甘岭战役,美军方面称之为三角山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
这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是敌军为对我军施加军事压力,在谈判席上营造有利地位,而精心布局的一场大战。
为此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进行了疯狂的袭击。
敌军对着志愿军所在的仅仅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每一分钟有30多发炮弹飞向这片土地,将我方阵地山头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随手抓把土,能数出30多粒弹片;一面战旗,穿过381个弹孔……
这场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面对悬殊的火力,志愿军战士却不畏牺牲,坚决抵抗,慷慨悲歌,不为瓦全。更艰难的是,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对志愿军战士进行封锁,对我方的坑道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施放毒剂和烟熏,想将志愿军战士活活困死其中。
当时,坑道中一片漆黑,在敌人炮火的轰炸下一直在掉土,空气混浊不堪,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弥漫在近乎封闭的空间里,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