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想象!什么样的美术能够描绘出这样的“作品”?什么样的音乐可以表现如此寂静的“轰鸣”?
肃然起敬的美国军人们一言不发地走了。他们虽然没有被阻击,但从那时起,他们内心里便已明白,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什么!
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一幕。而上甘岭战役,则直接为联合国军战败敲响了“丧钟”。
秦基伟说:“上甘岭战役既是敌我双方军力的较量,又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世界对中国重新充满敬畏;海外赤子和各界精英,也因新中国一扫百年孱弱的强悍而心生自豪,纷纷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百川归海般投入祖国的怀抱;全国各族人民豪情万丈、意气风发,共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抗美援朝战争的壮举深深感动了一个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的老兵,他叫萨镇冰。当听到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消息时,老兵激动地写下诗句:“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1952年,萨镇冰还赋诗一首赠予*:“尚望舟师能再振,海氛一扫捍岩疆。”不久后,老兵就去世了,但我相信,中国军队最终胜利的消息,一定会让他含笑九泉!
当时,刚刚取得二战胜利的美国目空一切,但这一仗让它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美军的实力比日军强大得多,美国尚且被中国打败了,日本自然不敢小视,于是,日本主动要求和中国建立邦交。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滋生的对中国的傲慢心态,此时也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瘪下去了。
正是由于这场战争最终取得了无可置疑的辉煌胜利,20年后,美国总统也来到了北京,并向中国最高*致敬。那也是近代以来,傲慢的西方第一次仰视中国。
由于这种自信的激励,中国人几乎在一切领域挑战“不可能”:他们大胆尝试在这个世界上从未存在过的社会制度;他们打破封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借助外援努力实现工业化;他们爬冰卧雪,在大庆、在克拉玛依打出了一口口油井,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在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仅凭着人力和手工,凌空打造出“红旗渠”;他们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造出“两弹一星”、核潜艇……虽然这艰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无数悲壮的挫折,但最终,他们创造了这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空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