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看来,高考工作一切都是那么有条有序,丝毫不乱,但当时光是要提到恢复高考的事情,都有人不敢提。所以一切问题都需要*同志最后来一锤定音。
关于恢复高考的会议,开了许多天,期间*同志听了多位知名教育专家的建议,也倾听了几位年轻人的话,每个人的话给了他很大的触动,更加地认为恢复高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最后综合各种意见后,*同志宣布国家恢复高考,为了尽快选拔人才,就不等到隔年夏天了,直接就是当年冬天。
这个消息当时虽然还并未官宣,但早有人听到了风声,全国上下都很激动,尤其是年轻人们,对这个事情奔走相告。
起初有人表示不相信,毕竟国家还没宣布,但在他们看来,既然有这种说法出现,确定高考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早学习就会多一种把握考上大学,于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书本,开始认真学习。
1977年12月10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终于开始了,全国青年为了参加高考,都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也是经历了许多心酸的事情,才能坐到高考考场里。
因此,他们全都是十分严肃地参加考试,认真做着每一道题。
根据统计,1977年的高考生多达570万,数量虽然没有如今多,但对当时的高考工作来讲,工作量可不小,但国家顶住了压力,还是有条不紊的组织了高考。
但是那年的高考录取率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570万左右的考生,录取率却只有5%,这实在是出乎人的意料,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就有很多了。
没有课堂和书本考试考的就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试分数高与低、录取率等,都是跟考试成绩有关的。录取率低,只能说明是因为考生的成绩普遍都低,考得低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学得不扎实。
要知道的是,当年恢复高考时,全国青年都在哪里?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田地里干农活,从早干到黑。
当时全国都热衷于此,尤其是知识分子,所以老师也不上课了,学生也不上学了,都跑到农村开荒去了。
而这就会让年轻人少了许多的学习时间,而且还没有很多书读,当得知恢复高考之后,这些年轻人第一时间就去找书,在城市的学生还好点,还有书店可以去买书,但往往也是一抢而空,有的根本买不到。
而农村的年轻人就会托关系,让朋友替自己买书并寄过来,然后几个人用一本书学习。
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学龄阶段来到的农村,有的是初中,有的是高中,有的只有小学,所以对于书本的学习,他们学习的效果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