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在电影院,二刷过任何一部电影。
《哪吒2》,打破了我的这个观影习惯。
第一遍,我主要看哪吒和敖丙的主线,看到的是友情、热血和反叛。
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是因为哪吒和敖丙,而是因为,那些没被我过多注意的配角的形象,竟然总是不自觉地,在我的脑子里浮现。
于是,我决定去二刷。
看的过程,以及看完之后,我无比确信:这一次,我看到万千众生相。
1
李靖夫妇VS万千父母:
面对一个被世俗定义为“魔丸”的哪吒,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会怎么对待他?
我相信,99%的父母,不如李靖夫妇。
这个99%里,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们撑不到《哪吒2》,甚至《哪吒1》都不一定能完成呈现。
99%的父母,撑到《哪吒0.5》是一大关。
因为,我们这样修为不够的父母,会迫于世俗的压力,和世俗一起,站在哪吒的对立面。
让哪吒,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的“行刑”。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
这句话,是我作为儿子时,体会不到的,但是当我有了儿子,也成了父亲,我把它置顶在了脑子里。
谢谢《哪吒2》,谢谢李靖夫妇,把我置顶在脑子里这句话变成了响钟,并且狠狠地锤出了,可以响很久很久的回声。
2
申公豹VS窝囊中层:
我在职场时,也遇到过,像申公豹这样的中层。
我在职场时,以及我离开职场后的很多年,对他们依旧保留着恨意。看完申公豹完整的故事线,我对他们的恨意,竟然顷刻消失了。
是啊,他们对我们底层员工的苛刻、挑剔、与刁难,很有可能并不来源于他们,而是反射自,我们共同的大领导。
大领导,因为要树立自己光辉、伟岸、闪闪发光的形象,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便干,便只能授意中层,替他们干脏活。
无论中层,无论底层,都只是为了挣个窝囊废,为自己好过一些,也为家人好过一些。
都是打工人,偶有摩擦,也只是为了各自演好自己的身份,谁都别入戏太深。
3
土拨鼠VS普通百姓:
那一群土拨鼠,没有招谁,也没有惹谁。
他们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得其乐,不作恶,安分守己。
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他们用破烂的碗吃着难以下咽的饭,可就是这样,依旧会有被随时“清理”的可能性。
这不是最荒诞的,最荒诞的是,“清理”他们的理由竟然是,有人要因此“晋升”。
过去,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这些事,我们不必再重复经历。
但是,近处的哭声消失了,不代表,我们听不到,来自远处的哭声。
3
申正道VS懂事的父母:
整部《哪吒2》里,如果选三个最让我心疼的情节,申正道被砍掉一只胳膊,却阻止弟子为他报仇,并且还给鹤童深深鞠一躬的画面,绝对在里面。
这是一个父亲,对另一个父亲的深度共情。
看这个情节时,我在心里问自己:“如果,嘟嘟(我儿子)混到了很高的位置,有一天,我和他的同事(领导)起了冲突,吃了亏的我,会选择息事宁人吗?”
答案是:“会的。”
没办法,这就是为人父母的本能:宁可委屈自己,也不会让孩子为难。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从我们成为父母那一刻,孩子,就成了父母在这个世界的“人质”。
父母这两个字,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谓,它几乎可以和“无期徒刑”划等号。所谓“儿活一百岁,母忧九十九”就是这个意思。
父母,能给孩子托底时,会尽量托底。
托不了底的父母,也断然不会拖后腿。
4
石矶娘娘VS被偏见包围的人:
初见石矶娘娘时,我十分不习惯,甚至在心里说了一句“我靠,真丑”。
直到,我在抖音刷到一条评论,我才发现,我竟然又不知不觉被偏见“上身”了。
那句评论是:石矶娘娘本就是山神幻化的,她粗粝一些,她肥胖一些不是很正常吗?要知道,山本就粗粝,也本就巍峨,这就是山之所以美的原因。
我们生而为人,没有人喜欢,别人对我们有偏见,但是,我们却经常不自知地对别人释放,我们的偏见。
这个情节,捕捉到了我释放偏见的片刻,我为此汗颜,虽然石矶娘娘不知道,但是,我清楚地知道。
这个片段会提醒我:不要用自己都不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
5
虾兵蟹将VS大厂员工:
最后,虾兵蟹将和哪吒一起冲鼎,冲破了鼎又一起和天兵对抗的画面,像极了大厂员工齐心协力开发一个大项目,项目开发出来了,又一起和竞争对手厮*的过程。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死伤”无数,但普罗大众,是完全没机会参与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以用来形容战争,也可以用来形容商战。
我们在仰望大厂员工时,不要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因为,光鲜的那一面,有可能是被我们过滤截取的一将功成。
而被我们忽视的是,万骨枯。
6
打酱油的角色VS普罗大众:
一刷《哪吒2》之后,我看到很多人共情申公豹,我不是对他共情不起来,而是觉得,共情他,是向上共情。
如果把他的角色类比到生活中来,他不是可能,而是必然是,我高攀不到的人物。
我,始终和他,不是一个圈层。
能让我深深共情的,是陈塘关的村民。
他们和我们普罗大众一样,在大大的世界里,小小的生活着,存在感低到,生活的摇臂摆来摆去,都不会给我们几个镜头。
我们都不奢望,一辈子,有多大的作为。
我们都只希望,和其他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生儿育女,把他们养大后,再把养我们的父母安然送走,完整地过完,这相似的、枯燥的、波澜不惊的一生。
可惜,陈塘关的村民,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他们,因为无量仙翁的一己私欲,成了灰烬。
希望,他们没实现的,如此朴素的愿望,我们能帮他们实现。
希望,我们和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