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吉郎对此深感遗憾,在新婚第一天便对妻子祢祢说:“我的母亲虽然只是个农家妇,但她非常伟大,希望你能尊重她。”祢祢表示同意,此后一直孝顺婆婆。
松平元康看到织田家人才济济,而织田信长更是当代英雄,于是决定与其结盟。之后多年,织田信长、木下藤吉郎与松平元康同舟共济,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终结了长达百年的战国乱世。不过,这是后话。
送走松平元康并划定三河边界后,织田信长立即命令柴田胜家和木下藤吉郎分别在小牧山和墨俣筑城。他们在小牧山大肆宣传筑城计划,以吸引斋藤军前来进攻,而实际上真正的目标是在墨俣筑城。然而,墨俣地势低洼,每年雨季都会遭受洪水侵袭。如果敌军趁洪水来袭之时发动猛攻,而援军未能及时赶到,筑城部队将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斋藤龙兴并非愚钝之人,他迅速识破了织田信长的意图,确实在洪水泛滥的夜晚发起突袭。结果,织田军惨败,伤亡人数高达九百余人,柴田胜家也险些丧命。
织田信长再次命令柴田胜家率军前往墨俣,然而,柴田的行动很快因洪水和斋藤军的围困而受阻,最终无功而返。不久后,织田信长又派遣堂兄弟织田勘解由前往墨俣执行筑城任务,但仅过了半个月,织田勘解便于敌军夜袭中阵亡。
这一连串的失败让清州城内外开始出现对织田信长的私下议论,人们普遍认为墨俣筑城是不可行之举,指责他不该一意孤行、轻举妄动。于是,在接下来的数月里,织田信长停止了派兵尝试,家臣们也以为主公已经放弃了墨俣筑城计划。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织田信长再次召见了木下藤吉郎,命他负责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木下藤吉郎欣然接受,并向信长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整个筑城过程不受信长干涉;第二,竣工后的城堡归其所有;第三,调拨三百名士兵、五百枚小判以及五百贯钱作为经费。
织田信长听后虽感惊讶,但看到藤吉郎胸有成竹的态度,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两天后,木下藤吉郎独自前往海东郡蜂须贺村,拜访隐居在家的蜂须贺正胜(又称蜂须贺小六)。藤吉郎开门见山地说道:“在下奉主公之命前往墨俣筑城,本不敢承担此重任,但因想到阁下,才敢接下此项使命。墨俣之地地形复杂,若无熟悉当地情况的野武士相助,断难成功。”
蜂须贺小六是尾张与美浓交界地区野武士的首领,曾于刺*今川义元一役中与木下藤吉郎结下深厚情谊。起初,蜂须贺小六以自己为美浓人为由拒绝协助,称不能引敌入侵家乡。
但木下藤吉郎苦口婆心地劝道:“斋藤氏弑主篡位,早已丧失武士道精神,阁下为何还要为其效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蜂须贺小六终于点头应允:“在下并非为了信长公,而是为阁下效力。”当晚,他即下令召集手下。作为野武士“盟主”,蜂须贺小六威名远播,从东美浓到尾张一带的土豪、山贼、强盗闻讯纷纷响应。次日清晨,三千余名野武士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向墨俣进发。
在日本战国时代,野武士多为被原主家抛弃或出身卑微却渴望改变命运的青年,他们因行为不羁、名声不佳而常遭各地大名讨伐。然而,在此次行动中,这些被视为边缘群体的人们将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力量。
木下藤吉郎出身低微,深知底层民众的渴望。他当即承诺道:“一旦我成为城主,拥有领地,必定会善待诸位,让大家衣食无忧。”
这些野武士中不乏樵夫、船夫、木匠、石匠等能工巧匠,他们在伐木、造船、雕梁画栋、凿石建楼等方面各有所长。在两千多名野武士的共同努力下,墨俣筑城工程进展迅速。
然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斋藤军再次渡河发动突袭。但这次的情况与前几次截然不同。为了守护自己亲手建造的城池,三千名擅长夜战的野武士奋勇*敌,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