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但很多人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买房一阵子,物业一辈子。居民想要换物业,并不容易。
上海康城是上海最大的小区之一,住了近4万人。自从2023年6月物业合同到期后,小区的业主们就一直在为一件事烦恼:究竟是续聘原有物业还是再找一家新物业?如果找,该怎么找?
3月31日,上海康城举行新老物业交接仪式,这意味着近4万名业主长达7个月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原来为上海康城提供物业服务的是盛孚物业,新物业是央企上海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它是3月11日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出来的。
住了近4万人的小区如何顺利实现物业交接?面对居民意见不一,又是如何处理的?
业主对物业服务褒贬不一 要不要换物业成为难题
上海康城始建于1999年,分四期陆续建成,是上海最大的小区,占地一平方公里。这里有286栋楼,连居委会都有4个。在这个超大型小区里,幼儿园、中小学、超市、卫生院、公交车、银行等配套一应俱全。
从2013年起,深圳盛孚物业为小区提供物业服务,一直干到今年3月,对它的服务大家褒贬不一。
去年6月,小区业委会就物业服务做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显示,超八成的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意。问题主要集中在工程维修、保洁、保安、绿化、客服、维保维修费用支付等几个方面。于是,业委会多次找到物业方希望改善服务。
事实上,2023年6月,物业服务合同就已经到期了,但由于业委会正处于换届阶段,所以原物业一直处于事实服务状态。
在服务没有达到预期,双方沟通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到底要不要换物业成了摆在广大业主面前的一道难题。换还是不换?换物业是大事,搞好了皆大欢喜,搞不好矛盾激化甚至会酿成社会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换物业必须召开全体业主大会投票表决。但是业委会刚刚成立,13名委员大多没有什么经验,既不知道怎么换,也担心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
在这个关键时刻,康城社区党委主动介入,组织专家团队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确保每一步都合法合规、平稳有序。
社区党组织还成立了联席会议机制,每月一次召集物业、业委会、政府职能部门共商社区事务。通过多方协作,逐步解决了换物业过程中的难题。此外,当地房管部门也为业委会提供了具体的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