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开展一分钟集体跳绳比赛活动。为了这次比赛,孩子们已经练习了很久,大课间练,回家练,无一日中断。
犹记得二年级的比赛,是跟运动会同时进行的。没想到成绩出来后,我们在八个班中居然倒数第一。当孩子们得知这个消息时,难掩失落、伤心。虽然最终我们凭着开幕式的优异表现以及各项比赛中的奋力拼搏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但是这个倒数第一却成了大家的遗憾。
这个学期开学初,我就跟孩子们讲了要进行跳绳比赛的事情,并鼓励他们奋勇拼搏,用努力训练换取成功,牢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周一我请体育老师测试了一遍成绩。当课代表把成绩拿给我看时,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女生成绩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男生却不尽如人意。体育老师说男生有点吊儿郎当,态度不端正。
周二晨会,我首先请学生回忆二年级时得知比赛结果的心情,并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其次表扬了那些进步快的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第三从班级集体荣誉出发,明确“人人有责”,独木不成林,一起努力才会好结果。
这次晨会有一定效果。周三我外出培训,体育老师再次测试时成绩明显提升。我想:只要有进步就行,哪怕前进一名也说明他们在努力。
比赛终于到来了!孩子们忙碌地检查衣着,做到轻装上阵;把绳子长短调试了又调试,以找到最适合的长度。为了防止跳的时候绳子绕起来,我每个人都检查了一遍。
当孩子们在对应的位置一一站定,当他们认真地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当他们屏气凝神等待比赛的开始,我也跟着紧张起来。“加油!”
音乐响起,体育馆霎时只听到绳子甩动的声音,“啪啪”的落地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脚上都像装了弹簧,双脚快速跳跃。绳子就像飞舞的彩练,看得人眼花缭乱。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竭尽全力,这一刻“努力拼搏”具像化了。
一分钟那么短又那么漫长。终于,音乐停止,成绩出炉。
我询问了几个平时跳得较差的孩子跳了多少个,发现成绩都有所进步。当来到小妍身边时,发现对面计数的学生正在举手求助。我问小妍:“你跳了几个?”她说:“210个!但是他的计数器是174个。”
为了准确起见,不单学生的跳绳上有计数器,每个参赛队员对面还安排了一个手持计数器的学生检查。两者之间差距那么大,以谁为准呢?新来的体育老师说记“174”个。我有点疑义,询问了另一位体育老师冯老师。
冯老师让小妍试跳了几个,看看计数器准不准,结果证明小妍的计数器是准的。但看她跳的频率好像是达不到一分钟210个的。我觉得可能是太累了。冯老师说既然计数器是准的,就记210个。
大家高高兴兴回到了教室。但对小妍一分钟到底能跳多少个,我心里还是打了一个问号。我回办公室找出记录成绩的名单,一看,发现她以前的成绩都是一百六十几个,看来“210”这个成绩是不对的!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来到教室,刚想询问,小妍已经在下面说:“徐老师,我刚才跳的时候计数器好像没有清零。”看来她也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对。“对面同学跳之前没检查吗?”“没有!”
我很想问她刚刚在体育馆怎么不说,但想想当时的环境,以及她的性格,不说也情理之中。现在能说,证明她是一个诚实、勇于纠错的好孩子。
问题的关键找到了!周围几个学生也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议论起来。我灵机一动:这不是很好的诚信教育题材吗?
于是我向全班同学述说了这件事的始末,并提问:“这个成绩要去改正过来吗?改了,我们的成绩就会下降;不改,我们的成绩会好一些,可能还会拿到一张大奖状。”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吵吵闹闹,热闹起来。我请学生发表意见,学生明显分成两派。一派说不要去改了,反正都登记好了,不说也没人知道;一派反对,认为这是假成绩,拿到奖状也问心有愧,而且体育老师肯定知道这个成绩不对,并不是“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
我借机发问:“你们觉得诚实和荣誉,哪个更重要?”“诚实!”这次倒是异口同声。我语重心长地说:“荣誉固然重要,但如果建立在虚假的成绩上,那它得到了也是可耻的。”
全班达成一致:虚假的成绩我们不要,我们要货真价实的荣誉!
我掏出电话,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体育老师打电话,纠正了错误的成绩。那一刻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是心里无愧的笑容!
最后的成绩令人惊喜,我们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较二年级,简直是飞速提升!当孩子们得知这个成绩时,都欢呼起来。
我也很安慰:一次跳绳,不单使孩子们懂得了拼搏的意义,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也使他们明白了诚信是多么可贵。当你选择诚信时,并不会失去什么,而是使自己得到的更笃定,更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