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人们常说,母爱是圣洁和伟大的。其实,来自父亲的爱,又何尝不是呢?而且它往往比母爱又多了一些机智、雅谑和风趣。
父亲节来临之前,首都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父亲节活动,一些校长和老师撰文表达对父亲的崇敬与思念,很多学生勇敢地用行动向爸爸表达爱.....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校长爸爸的
“
育
儿
经
验
”
我自豪 曾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事业
陈钱林
广东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
资深家庭教育专家
著有《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向上滑动阅览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家龙凤胎已近28周岁,双双获世界名校博士后,都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回首往事,我甚感欣慰。
首先,为了成为一个好父亲,我用心学习、实践家庭教育。我读大学期间,有感于陈鹤琴先生育子故事,决心也做好父亲。博览教育名篇之后,形成自律、自学、自立核心思想。1994年天赐龙凤胎,更让我把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最大的事业。作为贫农家庭逆袭出来的书生,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我工作、生活负担相当重。孩子4岁前家住农村,而我在城里工作,上下班骑自行车,来往都要一个小时,我几乎每天回家。我有多次从政、提拔职务的机会,都主动放弃。搬家到城里之后,晚上、双休日我不敢接家里座机,那样很容易被叫出去应酬,还常以“正好有事外出”的美丽借口挤时间陪孩子。
我曾总结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好处:看得远,抓大放小,刚性,理性。这正好与母亲教育互补。俩孩子小时,我父母亲来带孙辈,因我主导家庭教育,家庭氛围相当和谐,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我在专著《教育的本质》中说:“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重精神成长。”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把健全人格摆在第一位,特别重视习惯、立志和独立人格教育。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心:幼儿期是习惯教育的黄金期;小学低段是白银期;小学高段还有所作为,等青春期来临再抓习惯,往往是木已成舟、徒留遗憾。
在实践中,我也总结了“家规﹢评价”的习惯教育方法。我很重视培养孩子俩的远大志向,我的经验是,“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在乎是否圆梦。”对独立人格教育,我特别注意尽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女儿说过,“爸爸很少主动过问我的课业,却让我拥有难能可贵的自学能力;很少干涉我的选择,却让我学会努力去追寻梦想;很少在我跌倒时扶住我,却教会我如何站起来,并积极看待绊倒我的石头;很少掩饰世间的丑陋,却让我感恩永恒的真善美。”
最后,悉心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品格。孩子幼儿时,我就引导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家庭作息时间表,小学低段,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学习能力;小学高段,开始从自主作业入手,尝试自学。我女儿四年学完中学六年的课程,没有勤奋好学是不可能做到的。她读大二时参加iGEM总决赛,与哈佛教授Gil Alterovitz认识,接了个做苹果iOS系统的APP的合作项目,自学编写软件。这种计算机语言,当时国内连合适的教材还没有,完全靠自学、摸索啃下来,赢得去哈佛实习的机会。我儿子读大学时,有次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到中科大讲学,他提早一个小时去找了前面的位置并主动提问,得到中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的欣赏。机遇,特别垂青勤奋好学的人,我觉得这是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
陪伴的最高智慧是彼此的信任和欣赏
徐辉
北京经开区亦庄一小校长
北京特级教师
向上滑动阅览
又是仲夏,时清日复长、风吹麦浪;又是父亲节,大爱渐深沉、浓烈疏放。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写一段文字,作为礼物给孩子也给自己,来见证我们共同长大的每一岁。
孩子刚出生时那粉嫩可爱的小脸,仿佛还在眼前,一眨眼她已经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了。回顾孩子的成长岁月,在智力发展关键期的早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出生后,父母最早的抚触、交流……意味着早期教育已经开始了,这一切做得越早越好。如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女儿还未满月时,一个无意的试探让我欣喜若狂,她的小手居然可以模仿我有节奏地做一开一合的动作;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尝试和女儿做一些颜色、形状、声音相关的游戏;再后来,图画呀、绘本呀、大部头阅读呀,在“陪读”女儿的过程中,我也慢慢明白孩子潜能的发展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快乐有趣的早教应越早越好。当然我今天说的“早教”是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孩子的潜能,而非时下流行的以考试为指向的“辅导班”。
有人说:父爱是一缕阳光,让孩子心灵始终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孩子情感永远纯洁朗净。其实,陪伴孩子成长中的那些美好时光又何尝不是一缕阳光、一泓清泉在反哺着我们父母呢。
所以,我们父母和孩子最好的陪伴就是相互滋养、共同成长,而陪伴的最高智慧是彼此的信任和欣赏。
作家三毛得到过很多人的赞赏,可是当父亲对她说“你是我的骄傲!”三毛瞬间泪流满面,说这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存在,父母的评价,直接影响其心理和精神的成长。我们不要吝啬对孩子进步的夸赞,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们也不要回避孩子的不足,要以委婉的方式告之“已经很好了,如果再努力一点也许会做得更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像山一样的支持、欣赏,像海一样的包容、信任。同时也让孩子理解世界充满着美好和无限可能,但也危机四伏,也有艰难坎坷,这就是真实的世界。让孩子在信任、欣赏中平视世界,感受未来一切的确定与不确定都是正常的。
有了相互信任和欣赏,父母有爱、有趣的陪伴将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这让我想到一件小事:孩子从小喜静不喜动,中考体育是她的“软肋”。我就带着女儿一起运动,或晨跑或夜练:100米、300米,一段路、一大段路,一天、一周、一个月……汗水伴着鼓励,女儿越来越有信心,最后取得优异成绩。我知道要求孩子独立、自律、习惯等很重要,但我也深深体会到陪伴孩子,当孩子的“铁杆粉丝”,带给孩子的自信更有力量。当然,我说的“陪伴”孩子,一定不是“包办”孩子所面对的挑战。因为,我们包办越多,孩子成长的机会失去得就会越多。
心灵相依、精神独立、相互成就,我想这就是陪伴带来的最美成长吧。
父亲一言一行 展示男性的力量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