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女儿兰兰是典型的自卑心极重的孩子,因为自卑,上课从来都不敢举手发言,老师点名点到,她站起来腿都是打哆嗦的,更别说回答问题了。
平时不敢跟同学大声说话,也不敢放开地玩,因此同学都不喜欢跟她玩。她习惯独来独往,一个人上学放学,走路都是看着地面,人家跟她找招呼她把头都快低到地下去了。
原来同事不得在孩子小的时候将孩子送回老家给老人带,而同事的婆婆重男轻女,对女儿总是打击、辱骂,孩子慢慢地就变了。
同事看着女儿因为自卑变得越来越内向,着急得不得了。
01. 自卑不仅是大人的专属,也是很多孩子的烦恼
心理学上说,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缺少自我价值感,对周遭事物秉持悲观态度,经常否定自己。
孩子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会有这些表现:
1、放大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好。自卑的孩子会习惯地认为自己哪里都不如人,总是拿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然后再贬低自己,变得自暴自弃。
2、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大多都喜欢独立独往,不喜欢和小朋友玩,总是自己单独游戏,也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交流。
3、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跟其他人有分歧时,总是习惯地忍让、退缩,只会一味地顺从,不敢有自己的观点。
4、太过懂事,总是取悦他人。有自卑心理的人会表现得非常懂事,不敢违抗大人、同伴的主意,做得一切都是为了他人能够高兴。
5、狂妄自大的孩子。有的人觉得那些狂妄自大的孩子不应该是自卑啊,其实这样的孩子内心也是不自信的,主要依靠“虚张声势”来帮自己“助阵”。这类孩子其实特别需要大人的关注和帮助。
02. 孩子会自卑,很大程度是受“镜映效应”的影响
孩子本是天真美好的代名词,为什么会把自己贬低到尘埃里呢?孩子的自卑来自哪里?
其实,年幼的孩子的认知都是来自于外界。因此孩子会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镜映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镜映”,是指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就像镜子一样映射到我们的内心。
比如别人赞美我们,喜欢我们就会看到自己的美好和珍贵;别人憎恶我们,打骂我们,我们就会看到自己的差劲和卑微。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同学朋友老师也是孩子的镜子,其中的一些言行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从而变得自卑。
1、父母的否定,让孩子自卑
“你怎么那么笨呢”
“这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
父母习惯否定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好,那孩子就会被父母否定的话映射到,觉得自己就是不好,孩子就会从心底否定自己。长此以往,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变得越来越自卑。
2、总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产生自卑
有的父母总是拿孩子的缺点跟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来作比较,比如学习没人家的好,写字不如人家写得好看,家务不如人家做得麻溜,甚至打击孩子长得不如人家好看等等。
这些对比的语言虽然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是随口说说,但是对于孩子却是“致命”的打击,孩子本身再优秀,内心也会觉得自己不如人,会产生自卑心理。
3、忽视孩子的需求
孩子想要吃一个冰激凌,父母从今年夏天拖到明年夏天都不愿意满足;孩子跌倒了只想要一个抱抱,爸爸却凶神恶煞地说“不准哭,自己站起来”;孩子比赛拿到了第一名,拿着奖牌想得到妈妈的称赞,没想到妈妈只是看了一眼便转身忙别的去了……
孩子内心的需求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父母爱的。
连父母都不爱自己,那还有谁会爱自己。这种心理的影响是蔓延式的,让孩子时时被绝望和无助包围,内心空洞无力,变得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一旦缺失,自卑的情绪就会“侵蚀”孩子的内心。
4、孩子内心不够强大,容易受到外界声音左右,变得自卑
有的孩子内心太脆弱,太玻璃心,别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让他胡思乱想好几天,别人的一句评价也有可能让他陷入自责。
孩子的这种不强大其实也是来源于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比如前面说的打击、忽视孩子,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应对各种现实情况的“弹性”。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镜映效应影响,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自己纠结半天,然后被别人的话给“打败”,最后活成别人口中的样子。
03. 怎么破解孩子的自卑心理?
1、父母要认识自卑,找到孩子自卑的根源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讲过这样的例子,三个孩子一起来到动物园,当看到狮子时,一个孩子躲到大人背后吵着要回去,一个站在原地全身打颤还硬着嘴巴说“我不怕它”,还有一个盯着狮子说想要吐口水给它。
其实他们都非常害怕,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不一样的言行。自卑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自卑表现方式,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是胆小懦弱,有的孩子表现的是语言上的偏激、掩饰。
家长不仅要认识自卑,还要学会从孩子的自卑表现找到孩子自卑的根源,帮助孩子消除自卑因子。
2、改变“镜映效应”的影响,做孩子正向的镜子
既然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外界的影响,也就是“镜映效应”的影响。
如果这个自卑的镜映是来自家庭,那从今天开始,家长可以选择做好的那面镜子,多给孩子正向的评论,由心地赞美孩子,减少对孩子的打击、侮辱,告诉孩子父母以他为荣。
如果这个不好的镜映是来自家庭以外,那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安全基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回到安全基地寻求帮助。
家长可以用语言激励孩子,告诉孩子自己是最棒的,把孩子的认知往正向的方向上引导、建立。
3、对孩子要有耐心,可以暗示、鼓励孩子
当孩子在改变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去做出改变时,或者改变收效甚微时,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生气和打击孩子,应该给孩子多点时间和耐心。
当孩子还是会出现自卑的心理时,家长可以暗示或者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力量。这样为孩子打气,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氛围,从而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所恐惧的事情。
04.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可以避免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那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1、接纳孩子的缺点
武志红说过: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有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因此,父母不要对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值,不要奢望孩子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我们要知道,看似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有这你看不到的缺点和不足。
接纳,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才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因此就算孩子不够好,做得不好完美,也不要去挖苦孩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赞美,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2、给孩子自己动手和选择的机会
包办只会让孩子失去证明自己的机会,孩子没有机会锻炼和实践,价值感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孩子能够自己穿衣、吃饭、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他内心的成就感就会被激发,“我很有用”的自信心就会被培养出来了。
因此,家长不要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在安全的情况下,多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和尝试,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和责任心。
3、不给孩子贴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如果父母给孩子贴上“胆子小”的标签,那孩子就会向这个标签靠拢,变得越来越胆小。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家长都不应该随便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懦弱”“笨蛋”“懒惰”等等这些不好的标签会让孩子变得跟标签里描述的一样。
家长应该放下批判和焦虑,不要试图用标签去刺激孩子,无论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让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这才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最大的自信心。
孩子自卑并不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相反的,这正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家长只有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并对孩子耐心地引导,才能帮助孩子走出自卑。
-感谢阅读-
作者:小布兜妈妈,幼教工作者,也是4岁娃的妈妈,有问题可以留言,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