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内燃机的工作特性,在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热能,因此为了确保其能够稳定的工作,就需要使用冷却系统来进行散热,将其工作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缺乏冷却系统的保护,那么引擎将无法持续稳定运行,甚至带来磨损加剧以及爆缸的后果,而汽车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也正是将热能转移,并保持引擎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工作,过热或者过冷都不利于引擎的稳定工作。
对于引擎来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磨损加剧、污染物排放超标、机油润滑不足、燃油消耗增加等情况出现,因此冷却系统不仅仅是帮助引擎降温,还需要让冷车启动时帮助引擎温度快速达到工作温度,并让各部件温度保持平均。通常来说,依照厂商引擎设计的不同,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80-100°之间,当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达到这一范围时,就代表着引擎进入了最佳工作温度。
汽车冷却系统分为风冷和液冷,如今液冷是主流
风冷引擎通常出现在早期车辆中,其结构相对更加简单,不需要布置复杂的冷却液管路和散热水箱,重量及维护便利度上都有一定优势。但缺点就是长时间静止或在高温环境中散热不良,就容易导致引擎过热而损坏,因此现如今的车辆大多也不再使用这种冷却方式。
所谓风冷,这种冷却方法不需要冷却液在引擎中进行循环来转移热量,而是通过缸体表面设计的的散热鳍片来散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通常还会安装大尺寸风扇强制空气快速流过引擎,从而给引擎进行散热。
液冷系统则更为复杂高效,是将引擎缸体周围布置水道,而冷却液则在水道内吸收引擎散热的热量并通过管路将热量带到散热水箱中,然后再通过设计在车头前部散热水箱上的大量散热鳍片完全冷却。同时,为提供相对恒定的温度区间,水箱内侧还会设计单独的风扇来协助散热,当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风扇就会开启以迅速降低温度。
相对来说,液冷系统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环境温度,温度控制方面也更加灵活高效,但不能忽视的是,液冷系统也有着自己的一些问题主要注意。比如因为液冷系统在引擎内布置有水道,需要在车头前方安置散热水箱,并使用橡胶管路连接引擎、节温器调节冷却液的大小循环、电子风扇加强散热效果,还需要机械或电子水泵来驱动冷却液进行循环,在这个环节中任何一个部件的损坏,都有可能导致冷却系统失去功能。而且在液冷系统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用来循环散热的冷却液,如果没有合理的选用,轻则让冷却系统部件加速损耗,重则可能会因不耐高低温从而失去帮助冷却的作用。
液冷冷却系统想要高效安全,必须合理使用冷却液
在液冷系统中不管使用那种液体来进行循环降温,都必须具有非常低的凝固点、很高的沸点,以及能吸收大量热能的特性。在专用汽车冷却液出现之前,普水曾经是主要的冷却液来源,虽然其吸收热量方面效果不错,但在0°以下就会凝固不可流动,而达到100°后又会沸腾,同时还会引发锈蚀等问题,因此并不适和汽车引擎使用。于是通过化学合成出来的专用冷却液被发明出来,通过在水中添加各种化学成分来改善这些缺点,其凝固点和沸点范围大大超过水,并且能有效避免对金属管路产生锈蚀。
冷却液全称叫防冻冷却液,不但可以用来吸收热量,也能避免在寒冷季节时结冰胀裂导致散热器、管路和引擎缸体损坏。一般来说,冷却液主要由水、防冻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按防冻剂成分不同可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类型。早期的酒精型冷却液是用乙醇(酒精)提供防冻效果,虽然价格便宜、流动性好,但其沸点低、易蒸发、易燃,目前已被淘汰。现阶段主流的冷却液多采用乙二醇型,其易溶于水的特性方便配成各种凝固的冷却液,具有沸点高、泡沫低、散热好、防腐和防垢等特点。
因此正确的使用冷却液可起到防腐蚀、防渗漏、防开锅、防水垢和防冻结等作用,可以使冷却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保证引擎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工作。因此建议大家每年都需要检查自己车辆的冷却液有没有缺失,并及时进行补充,并且如果发现冷却液出现浑浊变质或杂质较多时,建议直接全部进行更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