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的军事霸主,美国自然不会任由中东通过油价“剥削”自己。你中东不是借着打仗狂拉油价吗?我直接把军队给派过去,为你提供“军事保护”不就结了。于是乎,美国打着“军事保护”的名义,在次年,也就是1974年与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签署了协议,从此往后,我美国为你们提供军事保护,你们在出售石油时只能收美元,并且石油也只能用美元定价。
由于中东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地区,很多国家的石油都是从中东进口的,所以在“美元--石油”协议签署后,很多国家就只能在国际市场上换美元,然后再进口石油。随后,美国又相继在其它石油出口国也使用了类似的举措,最后就形成了世界上主要石油出口国都使用美元结算的格局。同时,也正是由于协议的签订,之前与黄金脱钩逐渐失去价值的美元,又找到了“黑金”--石油这个强大的依托,美元在国际市场的价值也算是稳定住了。
随着中东战争危机的解除,国际油价也下降到了每桶10美元左右的价格。虽然价格依旧比此前每桶不到3美元的价格贵了3倍,但由于结算货币已经换成了美元,所以美国终于可以使出如今大家熟悉的必*技--自己印钱放水,全球共同分担了。
1979款Mustang
不过,在经历了这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也意识到了本土汽车油耗过高的问题,于是政府痛定思痛,在1975年针对汽车市场推出了CAFE法案,要求车企从1978年开始,必须按照时间段逐步降低企业油耗。例如CAFE法案要求1978年车辆的平均油耗要达到18英里/加仑,也就是约合15.69L/100km。这个数字对于当年动辄6.0L排量,且发动机技术并不先进的美国车来说简直就是宣布了“死刑”。为了活下去,美国车企赶鸭子上架一般地仿照日本车推出了新的换代车型。例如70年代的Camaro、Mustang等经典肌肉车,完全没有了此前美式的宽大肌肉风格,而纷纷转向了日本车常见的轻巧、小尺寸设计思路,但最终成品却因为设计经验不足显得十分滑稽。所以这个年代的美系车,也通常被车迷戏称为“屎车时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刚刚结束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1978年底伊朗随着伊斯兰革命运动的爆发,整个国家陷入了整治动荡,随后石油停产又造成了全球第二次石油危机。要知道在1978年11月危机爆发前夕,国际油价每桶还维持在10美元左右,可在短短3个月后的1979年2月,国际油价就已经突破了每桶20美元。
短短10年就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西方国家终于忍不下去了。为了在能源市场上制衡产油国,加强自身作为消费国的地位,西方国家纷纷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通过大量购入原油并进行存储,来防止产油国突然停产,造成自身束手无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980年1月,也就是储油计划仅执行一年时间后,西方国家的石油总储备就已经达到了53亿桶,相当于石油输出国1979年全年石油产量的一半左右。
集中、大量的石油购买行为,自然会进一步带动国际油价的上涨。1979年11月,国际油价已经达到了每桶40.7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比年初的20美元又翻了个倍。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进攻伊朗,占领了石油出口的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好在这次由于西方国家准备已经非常充分,所以国际油价没有进一步上涨,在1980年总体维持在了每桶37至40美元。正因为西方国家早有准备,再加上1981年伊朗开始反攻,逐渐夺回了失去的港口城市,石油也逐渐恢复了生产和出口,所以从1981年开始,国际油价便开始逐步回落,经历战争的“两伊”也需要靠出口石油赚钱。所以到1986年7月,国际油价一度跌破每桶10美元,甚至已经远低于战争发生前40美元的水平。随着1988年两伊战争的结束,第二次石油危机也正式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