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因为格栅上面是很复杂的,有镀铬亮条/LOGO/牌照板/雷达等附件,同时格栅的横竖条有前后关系,所以还是回归到球滚的原理
奥迪A6的格栅属于横条格栅,W的距离比较好计算出来,横条是一些镀铬亮条,嵌在格栅本体上,所以校核的对象是这些亮条的圆角大小
格栅本体上的亮条:图中绿色标明的竖条,并不需要满足外凸法规,做工艺圆角即可,因为球滚不到
格栅的LOGO:可以用传统的外凸量来决定倒角大小,因为一般都是有LOGO底座的,以底座为基准
牌照板底座:用球滚来判断,但是个人觉得也并不是那么绝对的,因为有可能被牌照板挡住了,根本就碰不到
【喷漆工艺要求】
格栅一般注塑完之后需要喷漆,或高亮或哑光,喷漆大部分采用机器喷漆,机器喷漆的喷漆角度的最大值是有限的,不同的工艺水平决定喷漆的深度,一般建议用35度来判断,但是也不绝对,取决于生产工艺水平,有些工厂的工艺水平只能做到56度,但是绝对的是格栅不能做得太深
判断的具体方法就是用与X向成正负35度的直线,与格栅相切,交线以外的就是喷漆喷不到的地方,如图中红色区域
【防石击要求】
格栅从散热角度来看是开口越大越好,但是当间隙太大之后很容易就会有石子飞进车内的风险,所以格栅也有防石击的要求,综合这两点需求,格栅一般只在散热器正对方区域有通孔,其他地方都是盲孔。在通孔区域要求格栅的横竖条之间间隙不大于20mm
但是为什么外凸法规里面有大于40mm的横条间隙,个人理解是大部分格栅靠外的有横竖条,但是在后面有一些小细条,这些细条通常不被注意,用来防石击
像图中红色的区域,下格栅是较容易进石头的,所以格栅比较密,上格栅也有一些藏在后面的格栅。关于防石击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对电动车来说,同时这个20mm的间隙要求,应该只是Z向的距离要求,Y向应该没有这个要求,不然就成网格了而不是格栅了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格栅只有横竖,还有六边形的,像奥迪A4L的格栅是六边形的,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用间距来判断,这个时候防石击确实可能存在,但是就比较模糊了,只要六边形不要太大就行,这个时候外凸法规也没有办法用横条之间的距离去判断,只能用球滚去判断
【进气率计算】
格栅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校核点,那就是进气率,进气率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计算的方法需要注意
开口率=前格栅通孔在散热器正投影面积/散热器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