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维吾尔语:ئۈرۈمچى شەھىرى),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Ⅰ型大城市,二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1]。截至2022年,全市辖7个区、1个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08.24万人,城镇化率96.5%。
乌鲁木齐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介于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5°00'00"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
西汉初年,汉朝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唐朝时期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驻军开始大规模开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
西汉,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史称“十三国之地”,西域都护府曾派兵屯田。
东汉,为车师六国的一部分。
三国,车师后国在今乌鲁木齐南郊(现乌拉泊水库一带)建淤赖城,为乌鲁木齐第一城。
晋朝、隋朝,开辟丝绸之路新北道,乌鲁木齐处于新北道要冲之地。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即为当时轮台县。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政府在距现市区以南10千米处设置轮台城,隶属庭州(治所在今吉木萨尔)。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脍炙人口的诗句[5]。从唐龙朔三年(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5]。唐长安二年(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唐大历六年(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驻守这一战略要地。此后,当中原王朝统治衰弱时,地方政权更迭频仍,战火屡至乌鲁木齐,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元朝,北疆成为漠西蒙古诸部游牧区之一,乌鲁木齐周围原为西蒙古和硕特部游牧区(明清之际,该部一部分留驻当地,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一部分和土尔扈特部去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等地)。清朝前期由西蒙古之一准噶尔汗国统治,后被平定。乾隆时期高官的往来文书就是称乌鲁木齐。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即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末期,乌鲁木齐开始大规模开发。乌鲁木齐筑土驻军,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农业、商业、手工业一度有较快的发展,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清政府为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在乌鲁木齐九家湾一带筑垒屯兵,并将此地定名为“乌鲁木齐”。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为适应人口增长、屯垦及商业贸易的需要,清军先于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为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将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帝将扩展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迪化城西另筑新城巩宁城(即老满城),驻满营官兵。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乌鲁木齐同知改为迪化州知州,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乌鲁木齐都统,陕甘总督奏准将马里坤道移驻迪化州巩宁城。于是巩宁城也就成为当时清王朝在乌鲁木齐的军政统治中心。清同治三年(1864年),巩宁城毁于战火。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迪化城东筑“新满城”,原迪化城由民商居住,俗称“汉城”。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设置行省,以迪化为省会。从此迪化成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隶州为迪化府,增设迪化县为附郭首县。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在郊区建立农民协会,并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成立3个乡,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建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改名为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