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车迷朋友都知道,AEB并不是最近冒出的新鲜事物,但最近网上关于AEB的话题讨论却突然非常火,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参与这个话题的其中两方,分别是来自华为和小鹏这两位目前国内高阶智驾领域的“顶流”,因此由此引发的讨论,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讨论AEB这项技术本身的范畴了。
关于这次大讨论的背景和双方的言论交锋,我就不打算再逐一罗列整理了,更无意站队。虽然目前网上已经有不少关于AEB这项技术的科普文了,但我发现不少朋友在参与讨论分析的时候,却都有点“跑题”。所以我想从另一个维度,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下AEB这项技术。
一、 AEB这项技术的“初心”是什么?
其实大家在目前很多新车的官方参数配置表中的“安全配置”部分中,都可以找到AEB这项功能配置的身影。
AEB的英文全称是“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字面意思就是“自动紧急制动”。这项技术所以从字面意思去拆解,可以得出几个简单的结论:1、这项功能是由系统自动触发的,而非人为主动激发的;2、是“紧急”状态下才会触发,不是随便可以触发的;3、它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制动,也就是“刹车”甚至是“急刹车”。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AEB就像是大家在驾校学车时候坐在副驾上的教练,他时刻盯着你开车,只有发现事故大概率发生而且也来不及提示你的时候,他才会帮你踩下副刹车,避免意外的发生。
像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这些主流传统车企,通常都会把AEB功能和其他功能一起,放进他们自家的安全辅助系统之中。
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奔驰的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本田的Honda SENSING 安全超感中的CMBS碰撞缓解制动系统 ,丰田TSS智行安全中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大众Front Assist预碰撞安全系统等。
无一例外,关键词就是“预防碰撞”,防止或减少汽车碰撞的发生。AEB最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出现在一些豪华品牌的车型上了,而且后来也被NCAP和IIHS,包括国内的C-NCAP和中保研等碰撞测试机构纳入了测试项目。
所以不管怎么命名,保证安全,预防碰撞都是AEB存在的根本目的。在大多数传统车企的解决方案里,硬件上只需要单目摄像头和布置在前方的毫米波雷达即可实现基本的AEB功能。
二、 伴随AEB的,往往还有FCW前方碰撞预警功能。
既然是紧急刹车,这种突如其来的体验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为了让驾驶者能够提前回复注意力,或者提前采取刹车或者其他主动避让措施,避免系统“迫不得已”地激发AEB功能,车企们通常都会同时搭载FCW前方碰撞预警功能作为前置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