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疫情,学校取消了六一文艺汇演,改为线上网课交流,正好前段时间我发现了很多质量不多的网课,就给孩子报了几门,有名篇作文学习,有少儿编程训练营.....”
大学舍友又在微信里和我分享她的育儿心得了。
我问她:“给孩子儿童节准备了什么礼物?”
“还准备礼物?真的好愁啊!哎,你不知道我家娃,啥也不珍惜,买的新玩具一会就扔了。”
好友发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是啊!现在的小孩什么也不缺,哪像我们小时候,天天盼着过年,穿一件新衣,得一个小玩具,那欢乐就像小山那么高……现在,我们的日子天天像过年,小孩子们的新衣服新玩具五花八门,少儿培训项目层出不穷,可孩子们却不容易快乐起来了,对孩子们来说,什么样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才是梦寐以求的,是难以忘记的?
高尔基的《童年》给了我答案:是那战胜生活苦难,克服成长挫折的精彩过程!
高尔基所著小说《童年》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这位苏联文学家,他的《童年》没有池塘边的榕树,没有操场边上的秋千,更没有嘴里的零食和手里的漫画......
他的《童年》悲伤逆流成河,泛滥成海。
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为原型)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只能把他寄养在到外祖父卡希林家。
在那里,他见识了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争夺分家财产和侵吞他母亲嫁妆的自私和卑劣,也忍受着暴躁专横的外祖父的经常性毒打。
只有外祖母善良热情,用自己的坚强勇敢和民间童话故事温暖着他。外祖父分家后,迁居到卡那特街,他和两个老人相依为命。
突然回来的母亲教他认字读书,后来再嫁,继父却赌钱喝酒打母亲,他在家中感受不到爱,又回到外祖父家中。
高尔基放学后捡破烂
无奈他和外祖母被放高利贷*的外祖父逐出家门,为了生活,阿廖沙放学后靠拣破烂为生。在学校他被同学歧视辱骂,于是彻底辍学流浪街头,还需要照顾母亲刚生的小弟弟。
身体虚弱的弟弟和母亲先后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仅仅只有十一岁的高尔基就外出谋生了。
01 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没有被温柔对待的孩子,他们不敢奢求快乐,只愿悲伤不要逆流成河。- 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集合体
高尔基的童年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单亲家庭” “留守儿童” “虐童受害者”(被外祖父毒打) “凶残继父” “校园暴力受害者”(被部分老师欺负被同学辱骂)的叠加。
高尔基的悲惨童年
他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将“单亲家庭”的他,交给外祖父和外祖母后,离开了,他成了留守在家由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
频频遭受由于生意衰落、儿子忤逆、脾气暴躁的外祖父的毒打,生活不幸福的母亲的冷漠,残暴继父的暴力,他是那个感受不到丝毫爱的“虐童受害者”。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如果综合素质不够高,再加上沾染上赌博、吸毒、酗酒等不良嗜好,就会不自觉地把怨气发泄和转嫁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孩子不幸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和“替罪羊”,就会造成“虐童”事件。
在学校,由于高尔基穿着破烂,被学生讥笑,被部分老师讨厌,因偷家里钱买书的事被别有用心的同学传开,被迫辍学,他成了“校园暴力受害者”。
对高尔基来说,能够和自己认为优秀的好的人静静地坐在一起看天空,就是幸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