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炸的稀碎的追猎者残骸
另外《Panzer Tracts》主笔希拉里·多伊勒认为:“为了在生产坦克之余提高自行火炮的产量,德国在生产自行火炮时使用了来自外国(指捷克)的装甲钢,质量相对较差,追猎者就使用了这样的钢材。追猎者的侧装甲和正面装甲虽然分别有20mm和60mm的厚度,但实际上防御力只分别相当于10mm和大约30mm的德制装甲板。不过,这样一来追猎者就可以进行大量生产,即便装甲质量较差,但防护水平依然远强于敞顶自行反坦克炮。”
武器方面追猎者采用两种火炮:75mm Pak 39 L/48火炮或者75mm StuK 40火炮,这两种火炮技术性能都差不多,车体内可以放置41发75mm炮弹,在发射Pzgr.39型风帽被帽穿甲弹时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81.5mm厚、以60度倾角放置的德制标准装甲钢靶板,这个威力已经足够斩*谢尔曼、克伦威尔和T-34-85了。
追猎者的火炮被放置在车体中轴线右侧,这使得火炮左侧射界只有5度,右侧射界有11度。而且单单这门炮就重达1400公斤,重心的偏移也使得战车右侧行走机构比如最终减速器等部分损耗的要快于左侧。拥挤狭窄的车内空间也十分宝贵,驾驶员-炮手-装填手他们仨坐在一条直线上,装填手右边坐着车长,车长后面就是发动机舱。打起仗来是又热又吵又憋闷,别提多难受了(追猎者可没安装换气扇)。
机枪是这么操作的
副武器方面只有一挺在车顶上的MG34机枪,这个机枪值得单独拿出来一说:它居然是个遥控机枪,备弹1200发,采用50发的弹鼓供弹。4人车组中由装填手来操纵这挺机枪,他要用一只眼睛盯着和机枪联动的潜望镜,两只手控制机枪的联动摇把,并要冒着生命危险打开舱盖为机枪更换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