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在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常规管理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做出了一些具体规定,以及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规定,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基于以上陈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学校可着力抓好“管”“教”“学”三个方面的常规工作。
教学工作,需要常规管理给予保障。教学管理的常规,属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它的成败,往往决定着学校育人质量的高低。为此,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考察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可以多关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需要“管”的好制度。管理制度健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学校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规章,是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既要符合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又要结合学校实际,应对学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做出明确规定。从制度上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教与学的管理,需重导向、重激励、重实效。
二是需要“管”的有标准。教学管理标准,体现一所学校实现教学工作的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来源于对教学教育管理常规总结和完善。学校应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程度,规定出明确的标准。教学管理标准,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优劣,标准的制定上,需适用、适宜、适度。
三是需要“管”的过程落实。教学过程管理,推动着学校教学工作周期性有序运转。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在计划的链条上节节展开,需条理清晰;过程阶段性强,需各有侧重。通常情况下,学校教学管理在期初重点抓好秩序,在管理中途需重点抓好检查,在学期末重点抓好总结,所有这些工作都应按计划规范运行。过程管理需要做到科学、精细、规范。
教的常规,专指学校教师教学一般通用环节。它的落实,属于学校教育教学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最基本地保证了学校育人质量的提高。考察一所学校的质量,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教的常规不可忽视,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考察。
一是备课环节。观察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做到钻研透彻相关资源。特别在课程教学目标、过程设计、教案准备、资源开发、教法等是否科学、规范,合理、有效。
二是上课环节。观察教师是否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准确,寓德于教,激情激趣,善启发重归纳,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学生反馈,教学行为规范,施教艺术,反思有效。等等。
三是作业环节。考察教师是否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布置适当,反馈及时等。这一环节有效性提高,关系着能否切实落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教师,需重点引导。
四是辅导环节。观察教师是否做到尊重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精心施教|讲究实效等。考察中,关注教师是否重视任课班级少数、个别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是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含以辅导的名义对学生进行全班性的集体补课)。
五是实验环节。观察安排实验的学科任课教师,是否做到落实实验教学。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中,师生做到规范操作、效果明显,实验创新,注意安全。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以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给实验、学生分给实验小组人数是否超标。
六是评价环节。观察教师是否做到科学组织,认真命题,严格监考,改进评价,客观评定,强化分析等。重点考察考试形式是否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阶段,采取多样化方式进行,不能局限于传统书面答卷和闭卷的形式。
学生“学”的常规管理与优化,是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证。这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优化学生“学”的常规管理,既是以生为本的管理主体理念的体现,也是启发、激发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的重要一环。考察一所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学生课前预习。考察学生在课前是否做到了了解新课内容,找出重点及自己不能解决的难点问题,巩固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府,尝试做好预习笔记和演练部分习题,为新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等。重点考察学校在培养学生上新课、学习新知识前预习方面是否建立和落实必要的制度。
二是学生课堂学习。走访观察教师课堂,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重点笔记、敢于质疑、踊跃展示等。考察中,需了解和关注学校是否结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要求,建立并落实必要的基本学习规范,是否建立与组织发扬主动、有效参与学习以及交流成功学习方法的制度、活动。
三是课后复习。访谈学生在课后是否做到了及时认真巩固、把握重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等。特别重点关注学校是否建立并落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的有效做法,形成学校学生学法交流的制度、经验和活动。
常规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物、事和人的过程中发现的普遍规律,并以规章形式加以明确。抓好平凡的常规,就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让你来考察一所学校,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