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可见大脑镰旁多发短粗线状高密度影(红箭头),边缘光滑,符合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但在大脑镰后部偏左侧另见一丘状稍高密度影(绿箭头),且并未延伸入邻近脑沟内,边缘光滑,看起来似乎也是一个硬膜下血肿,但这个凸起似乎比典型的硬膜下血肿要大很多。24h后复查,该出血灶已显示不清(蓝箭头处),表明该处为SAH而非硬膜下血肿,因为急性硬膜下血肿往往需要2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吸收。
尽管硬膜下间隙和蛛网膜下间隙相较于硬膜外间隙,其压力要低很多,但事实上,硬膜下间隙的压力仍然要大于蛛网膜下间隙(要不然脑脊液怎么能够循环的畅通呢?),故大脑镰旁的极少量的SAH在CT上倾向于表现为小丘状或小片状高密度影(红箭),而硬膜下血肿则倾向于表现为一种紧贴大脑镰的线状高密度影(黄箭)。
另外,血肿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是由于血凝块收缩后把多于的水分挤出所致,其表面有一定张力(边界),这可以解释上面大脑镰旁少量的SAH为何没有延伸至邻近脑沟内。腹部空腔脏器的急性出血受肠蠕动等影响,难以形成稳定存在的血凝块,因此腹部急性出血多表现等低密度影,类似腹腔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位于颅内、脑实质外,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内,该腔隙内脑脊液具有一定流动性(冲刷作用),这种运动力量虽然弱于腹部肠蠕动,但破坏新形成的血肿已经足够了,故极少量的SAH所形成的血肿可以迅速消失(24h)。而硬膜下血肿由于所处环境稳定,因此可以长时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