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新会陈皮骗局,新会陈皮三刀开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5 15:53:41

自然断裂的碎皮

这里暂不说工艺皮,说说正常商家对于碎皮的处理。如果是按照过往传统的新会陈皮销售习惯,同一批年份自然陈化的陈皮,碎皮也是作为正常销售的部分一并打包出清,并不会“单独”再拿出来销售,毕竟分拣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再次的耗损。

但有一个情况,即当市场下行时,商家就需要对“完整皮”和“碎皮”进行差异化的区分,并通过降价的手段来优先处理碎皮,以保证经营的成本。

同时,脆皮对于普通消费者是具备尾货、高性价比的吸引力,因此按照此推测,当前大量“碎皮”产品的出现,也验证了市场行情差的一面。

揭露新会陈皮骗局,新会陈皮三刀开法(5)

新会陈皮品质的好坏,跟“碎皮”与否无关

毕竟“碎皮”是一种新会陈皮的陈化后的形态,而对新会陈皮的品质是并没有影响,而我们在区分新会陈皮品质时,也一直秉承“新会品种、新会种植、新会陈化”等标准,而外观的完整度,并不作为评价其好坏的标准。

但也有部分商家以工艺皮,专门制作成“碎皮”的形式进行销售,例如全部陈皮都是单一片状,非自然断裂的无规则分布的,基本就可以定义为是专门以”碎皮”形态销售的工艺皮。

其皮色外观发黑、内囊发暗、内囊部分扎实无脱落,煮泡后汤色发暗黄,如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刺激的果酸味道,就可以基本定义为人为造旧的工艺皮。

再次重申,工艺皮是不具备陈皮作用的人造陈皮,本质上还是一片果皮,虽然其具备柑皮的口感,但没有陈皮的香味和作用,加之制作过程添加了大量海克斯“科技元素”,在此老李建议读者朋友们远离工艺皮。

揭露新会陈皮骗局,新会陈皮三刀开法(6)

以“断皮”名义销售的工艺皮

部分打着“性价比”销售的“老碎皮”,本质上仍是“知假售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工艺造旧的陈皮,都喜欢以“老陈皮碎皮”的形式销售。

对此读者朋友们可以根据老李上述观点进行判断——碎皮是陈皮陈化长时间后的必然结果,那么十年以上的老陈皮,基本都可以说无法保证其完整度,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老陈皮必然会“断皮”,那么以“特价”、“高性价比”等标榜“老陈皮碎皮”又是怎么回事呢?

以老李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陈化经验为例,新会陈皮在广东或周边的南方地区,陈化六年后就陆续出现了断裂的现象,到了十年后其断裂的范围就更大,几乎超过70%的十年以上陈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耗损(断裂为多瓣,并出现严重的碎片化),而保存到三瓣完整的十年以上老皮,基本不到20%。

揭露新会陈皮骗局,新会陈皮三刀开法(7)

网友的陈皮进行翻晒后断裂(有部分是因为运输等外力断裂)

对此情况,南方碎皮的情况又比北方轻微,因为其气候比较湿润、温度相差不大,对陈皮的断裂有缓冲作用;相反,在北方的秋冬季,特别是出现气温骤降、集中供暖等情况下,陈皮自身的热胀冷缩和处于长期干燥的环境下,会出现快速的自然崩裂(空气干燥是主要原因,并非因为陈化)。另外,陈皮翻晒、包装运输等外力,也是导致陈皮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新会陈皮的“碎皮”行情,目前并不是主流行情,而正宗新会陈皮自然陈化过程中的“碎皮”,更不会比完整皮低价数倍、大批量地出售碎皮,例如部分商家碎皮的价格是整皮价格的2折到3折,而按照正常行情,新会皮的碎皮是整皮的7折至8折已经是成本极限。

这样看来,当大家遇到大批量碎皮、低价,特别是标榜“老陈皮碎皮”出售时,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了,说不定你购买的,只是人为掰断的工艺皮罢了。

原创不易,谢绝剽窃。如对老李收藏的新会陈皮感兴趣或者提供其他任何资讯,都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