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回力鞋的陨落同样相当迅速。
随着改革开放深化,1990年以后,国际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国内亦有众多本土鞋企崛起,回力不再一家独大——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和李宁等品牌开始占领市场,后两者逐步取代回力,成为新一代国货的象征。
曾任上海回力鞋业执行董事的桂成钢表示,一般企业在1983年左右已经告别集体经济和开启市场化管理,但回力在1993年才自行找销路、搞批发、打造销售网络,市场经济的起步较慢。
与此同时,回力的产品创新不足,在消费者心中的廉价观念,使其滞后于市场化经济的大势。
在内外夹击之下,回力品牌的人气大幅下滑。从1994年开始,公司旗下的七家工厂以一年一家的速度关闭。作为曾经的本土鞋王,2000年2月,上海回力鞋业总厂正式宣告*。
迟到的转型
在人们惋惜一代鞋王就此陨落之时,上海华谊集团买下回力的商标,并由华谊出资80%、经营者群体投资20%的方式,共同组建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回力的名号得以保全。
2006年,随着20%的经营者持股退出,回力成为华谊集团独家投资的国有子公司。
不过,经历*风波的回力难以恢复昔日风光。
相比于成百上千元的运动潮流品牌,回力被贴上廉价的标签,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早已不及以往。
梁永回忆,自己穿着回力鞋上学的时期处在2004至2006年,“印象中,那会儿除了学生穿得比较多,回力还像是民工鞋,总之就是平价商品的感觉。”
当时的业绩数据亦表明回力的窘迫——从2000至2008年,回力鞋业连续8年亏损,2005至2008年间的亏损额达到2.5亿元。
期间,回力在上海南京路第一百货和新世界等商场的销售专柜,曾因销量不好和款式老旧被下架。
一个重要因素是,“闭门造鞋”式的生存,正在加速这家老字号的衰落。
相较之下,安踏、361度和特步等国产同行,在2000年以前完成从工厂模式向品牌运作的转变,早早在国内打响品牌名号。
**完成后,后知后觉的回力开始对经营模式进行改变,提出“两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口号。
这意味着,产品研发、品牌管理和营销总部依然在上海,附加值低的生产加工环节则外包出去——这是国际鞋服品牌的普遍做法。
在这种模式下,回力签约超过10家经销商,后者承担从设计、生产到终端经营的整个链条,经销商大规模铺开销售渠道。
回力总部则主要发力品牌建设,从生产型鞋厂转变为运营品牌的贸易型企业,这家老国货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推广部。
转型后不久,回力迎来品牌建设的契机——2010年,回力获得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资格,品牌曝光度开始上升。那些国际品牌擅长的品牌营销形式,开始出现在这家老国货的身上。
2010年9月,回力在上海平凉路开张第一家直营旗舰店,面积达300多平方米。该店首月营业额达167万元,创下历史纪录。
为了实现品牌升级,回力把功能指向明确的细分领域作为突破口,接连推出雨鞋、鞋底配备运动轮子的休闲鞋、装有定位系统的童鞋和老年鞋,以及具备专利的“回力撑”减震技术,产品变得多元化。
在产品层面,上海回力鞋业常务副总经理张恩祈认为,“经典不能丢,但必须有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回力的品牌运作较同行滞后,但这家老牌进军电商领域的反应并不迟缓。2012年6月,回力天猫官方旗舰店开张。
杨卫东曾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网上销售对于回力来说越来越重要,在整体销售中占到约50%的份额,今年双11销售额更是首次破亿,电商成为回力业绩提涨的关键一环。
“情怀牌”能打多久?
2016年前后,随着消费市场吹起怀旧国潮风,业内的中国李宁和回力等国货纷纷受益。如今,这张情怀牌依然奏效,回力在线上线下的品牌宣传中卖力打出“国货”标签。
从*到重生,回力身上体现着民族品牌的生命力。但同时,这家老企业遇到一些新问题。
经营模式改变后,回力授权经销商拥有设计、生产到终端经营的产业链。除了老回力经典设计的14款长线产品之外,授权商可在得到回力官方认证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推出新产品。
由于授权厂商过多且较为分散,回力产品的质量管理变得困难。尤其在产品设计环节,回力近年来被诟病不少产品涉嫌抄袭,知乎等平台上有众多帖子对此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