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才刚毕业步入社会,开始人生的奋斗历程,而邓亚萍在这个年纪,似乎就已经到达奋斗的巅峰。
对既往取得的辉煌,除了感到光荣,邓亚萍也不免恐慌:“这可能意味着,不管之后我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再超越我24岁之前所创造的成绩。”
因此在面临退役时,邓亚萍跟其他运动员一样,都会考虑自己今后的路要怎么走,是跟大多数前辈一样,留在队里做教练,还是出国打球。
思来想去之后,邓亚萍做出了一个不符合“常理”的决定:去读书。
她想得很清楚:“做教练的话,我想象30年后,我就是张指导现在的样子,这不符合我的性格;那出国去俱乐部打球,回来后还是做教练。都不是我想要的。如果不做教练,出去社会,我竞争不过任何一个大学生,所以,我要去读书。”
1998年,25岁的邓亚萍宣布退役。
在她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连续8年在世界乒坛排名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邓亚萍在采访中说:“我们乒乓球队有句话,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一切归零。我曾经18次从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走下来,如今,一切重新开始。”
于是,邓亚萍打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进入清华大学英语系深造。
邓亚萍之所以选择生疏的英语专业,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建议。
从1991年,第一次主动为夺得世锦赛单打冠军的邓亚萍颁奖开始,萨马兰奇就很喜欢这个自带“士气”的中国女孩。
邓亚萍说:“萨老喜欢我,是因为我身上体现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萨马兰奇希望邓亚萍学英语,既是为了她和国际友人更好地交流,也为了邓亚萍能实现她的愿望:在国际上更好的推广中国体育事业。
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其实在1996年,当邓亚萍还在国家队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英语。
第一堂课,老师问邓亚萍英语什么水平,邓亚萍老实回答:“零。”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这样的基础,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邓亚萍曾自认是“清华最差的学生”。
但她很快振作:“大学生的知识层面比我强,但在毅力、心态方面,他们可能就不如我。”
做运动员的经历,让邓亚萍擅长发现自己更优的部分,而不是死盯着自己最差的地方。
像打球一样,邓亚萍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学习任务:没有训练的时候,每天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早上5点准时起床读写背,晚上12点前从没睡下过。
但因为要兼顾比赛和训练,这样偶尔的突击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邓亚萍后来说:“学英语这几年,有点像在郑州队训练的四年,特别辛苦,关键还找不到方法,就很急。”
后来邓亚萍退役,在清华学习了三四个月,为了有更好的英语环境,她作为交换生去到英国继续学语言。
有一天,邓亚萍走在英国的街道上,正好碰到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她推着自行车站在那儿看了一个多小时,心里特别羡慕:“什么时候,我也能在剑桥读书就好了。”
那时刚到英国几个月的邓亚萍,英语都还说得不利索,但要强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那时候的邓亚萍,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每次去开会都要带个翻译,自己听不懂别人讲什么,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要说什么。
一篇5分钟的英文演讲,她要准备一个月才敢上台。
这让她很受刺激,就更加坚定了要学好英语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