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到日本的轮船几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0:52:20

1942年9月27日,日军运输船“里斯本丸”号装载着700多名日军调防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国被俘人员和财物,自香港开往日本。该船未有任何装载战俘的标志,10月1日途经浙江省定海县东极乡海域时,被美国潜艇“鲈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10月2日上午沉没。在沉船过程中,日军对英俘非但不加以施救,且封舱闭门,射*自救落水的英俘。然而附近海岛东极乡渔民,闻讯驾小舟陋船,冒死营救,共计救起落水英俘384人,并接到渔村救助。后来日军上岛搜捕,抓走绝大部分英俘,仅有伊文斯等3人被当地渔民藏匿得以逃生。后来被护送到大陆,辗转抵达重庆,再返回英国。

为酬谢中国人民营救英俘的壮举,1949年2月,港英政府举行隆重仪式,向有关人员赠送轮船、钱物和颁发奖状等。对此海难的文献记载,在当时的美国潜艇“鲈鱼”号航海日记中有清楚的记述,日本“时代周刊”也有报道。抗战结束后,应英国有关方面请求,国民政府也专门予以调查,加之当事人的个人回忆录等,大致形成对该事件的较完整的反映。深入研究“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揭露日本侵略罪证,展示中国人民冒死救援盟军的友谊,于今天仍具有历史研究与现实应用的价值。

香港到日本的轮船几号,(1)

“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纪念碑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向华南发动进攻,21日占领广州,至29日完全控制广州周围地区。广州失守,不但使中国失去了一条重要的国际物资运输线,而且也意味着毗邻的香港成了“孤岛”。随着日军“南进”作战意图愈益明显,英国政府决定不保卫香港,指示驻港英军司令莫尔特比少将“尽可能地”坚守待命。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驻港部队仅有6个营的印度和加拿大步兵、新加坡和香港炮兵部队合计有8门*炮,另有海军陈旧驱逐舰1艘、鱼雷炮艇8艘。尽管香港防御力量薄弱,不足以抗击日军的强力攻击,但莫尔特比少将仍希望坚守九龙半岛以北连接大陆的防线,进行7至10天的迟滞战斗。

1941年12月8日,与日本联合舰队袭击珍珠港的同时,日军也开始从大陆一侧向香港发动进攻,首先出动35架轰炸机空袭九龙,炸毁英军5架飞机以及泛美航空公司的“香港快航”号。14日,日军攻占九龙半岛的大部分,英军被压缩至维多利亚港口附近及香港本岛。24日,日军相继占领发电厂,切断了淡水供应,守军被逼到岛屿的尽头,部队最后溃散,丧失了抵抗能力。25日下午3时30分,英军挂出了白色降旗。当晚在九龙半岛饭店里,英国殖民总督马克.杨爵士向日本第23军司令佐木中将签署了正式投降书,香港至此全部沦陷,1200多名英国人死亡,大批英军包括澳大利亚籍官兵以及眷属被俘。

日军占领香港后,即着手将英军战俘分批转送到日本继续关押。在香港的战俘们当时状况很差,集中营挤满了人,食物不足,缺乏医疗条件,白喉流行蔓延,经常发生非正常死亡情况。有些尝试逃跑的人重新被抓住后,受到极其野蛮的惩罚,以致到后来无人再敢出逃。

1942年9月25日,1816名英军战俘被集合在香港深水步营地的阅兵场上,日军军官通过翻译声称:

“你们将被带离香港”,

“去一个你们将被好好照顾和善待的美丽国家。我将率领队伍照顾你们的健康,记住我的脸。”

战俘们即刻明白了自己将被送往日本国,情绪反映复杂。有些人对此抱有种种幻想,认为日本人不会在自己的国家对战俘不人道,所以寄希望于会得到更好的待遇。但更多的战俘对此心存异议,倾向于留在香港,因为这样日后获救或者脱逃的机会能更多一些。

经过很简单的身体检查后,战俘们每50人为一组,每组由1名军官带领,由深水步营地附近码头乘驳船,换上1艘7152吨级的客货船“里斯本丸”号。该船已经过改装,并且安装了一些军事设备,有别于普通商船或是客轮,有船员77人。既然“里斯本丸”号被用来运载战俘,在战时情况下,理应悬挂相关旗帜或者明显标志,以提醒处于交战状况下的敌方不要伤害它。

遗憾的是,“里斯本丸”未有任何这方面的标志,导致数天后遇袭沉船惨剧发生。整个队伍由英军密特萨拉军团第一大队司令官斯图尔特上校负责,一些军官协助其领导。另有日本海军上尉率领的25人卫队,负责监控全体战俘。登船的英军战俘来自各个战斗单位,包括皇家海军陆战队、炮兵部队、信号军团、陆军工兵、密特萨拉军团、海军防卫团,以及 R . A . M . C 部队官兵。此外,还有一些英国平民(含眷属)也被驱赶上船。所有战俘及其眷属被安排进三个货舱:由波洛克指挥的皇家海军军人住距船首最近的前舱;斯图尔特指挥的皇家苏格兰队和密特萨拉军团第一大队与其他小队及散兵,入住船桥首部的2号舱内;由彼特上校指挥的皇家炮兵团,则位于船桥尾部的3号舱。

每个船舱内空间狭窄,空气闷热,所有人都是肩并肩地拥挤着坐在一起,根本就不能同时躺下来休息,而且许多人患有痢疾,腹泻严重,使人无法入睡。另有一小部分伤病战俘,有幸被安排在甲板上。26日下午,778名日本军人包括伤兵登船,占据了船前部甲板的大部分好位置。与底层的英军俘虏沮丧的情绪相比,也许是即将回国的缘故,日军官兵显得十分高兴。

香港到日本的轮船几号,(2)

“里斯本丸”号

9月27日拂晓,“里斯本丸”启航北上,朝着公海方向驶往日本。在前四天航行中平安无事,天气也很好,但关押战俘的船舱底部却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浑浊的汗臭味和排泄物令人难以忍受,日军不得不允许战俘们轮流上到甲板上透气。值得一提的是,船行次日即发生了疾病的流行,随船的医生们尽力使用仅有的抗生素治疗病人。更困难的是,给战俘的饮用水很少,也未实行配给。由此可见,船上战俘们的命运悲惨程度,以至于多年后生存下来的英军官兵对船上的生活细节仍记忆犹新。

10月1日晨,“里斯本丸”驶入浙江省定海县东部海域。

1942年8月28日,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第81分队的“鲈鱼”号,由卡提伦.迪克指挥,离开珍珠港基地执行第二次海上巡逻任务。有关该潜艇的基本参数是:排水量,水面1526吨,水底2424吨;吃水16.10;航速,水面20节,水底9节;船尾装备4个鱼雷管,携带24枚鱼雷;建造时间为1941年,10月27日正式下水,使用电力发动机。

9月30日晚,“鲈鱼”号潜伏在上海南部海域侦察,当夜明月当空,十分便利于观察分辨敌对舰船。10月1日凌晨4时许,“鲈鱼”号发现了“里斯本丸”及9艘小舢板,迅即判明对方为敌国船只。但是潜艇指挥官认为即刻攻击“里斯本丸”,月光实在太亮,恐对己不利,遂决定减慢潜艇速度,锁定目标,与其保持一定距离,监控“里斯本丸”动向。于是,“鲈鱼”号潜入海中,以4000码的低速前行,超过两艘渔船,驶往“里斯本丸”前方预定水域守候,等待天明。

天亮后约在早晨6时多,“里斯本丸”突然转了50°改变航向,“鲈鱼”号潜艇发现情况有变,立即潜入水下准备发起攻击。7时04分,“鲈鱼”号在最近的320°位置近距离发射了3枚鱼雷,但没有一枚击中,“里斯本丸”却减速行驶。“鲈鱼”号紧接着发射出第4枚鱼雷,2分10秒之后,“里斯本丸”上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船体水下的燃料舱被潜艇击中,随即向右转50°停止前进。“鲈鱼”号当即抵近通过潜望镜观察情况,紧接着将正弦转向调整至“里斯本丸”的右舷,准备再次发动攻击。

“里斯本丸”突遭美军潜艇袭击,先是挂出一面类似不要伤害它的旗帜,继之甲板上日军向潜艇开枪发炮射击,虽然对潜艇构不成多大威胁,至少表明日军已从最初的遭受打击下反应过来。上午8时45分,“鲈鱼”号继发射第5枚鱼雷后,做好0°回转、80°轨迹、在1000码之间进攻的准备。正当“鲈鱼”号在水下6英尺处调整好位置,准备发射第6枚鱼雷时,“里斯本丸”恰好向右边轻微地倾斜了一下,躲过“鲈鱼”号鱼雷预定攻击线路。“鲈鱼”号不得不再次调整位置,开到“里斯本丸”的舷窗边,拟向船尾部发射鱼雷。9时38分,“鲈鱼”号在180°回转、80°轨迹、1000码之间的水平面开火,发射出第6枚鱼雷。这时,日本空军一架轻型轰炸机赶到出事地点上空,接连向美国潜艇投掷深水炸弹,迫使“鲈鱼”号立刻潜入海中100英尺躲藏,但未远去。

香港到日本的轮船几号,(3)

“里斯本丸”号

由于“里斯本丸”自出事后日军舰和飞机相继赶到事发地点增援,“鲈鱼”号虽一整天待在周围海域观望寻机,苦于日海空军干扰,只能蛰伏不动。直至19时05分,趁海面能见度变差,“鲈鱼”号浮出水面,急速驶离该海域。

“里斯本丸”遇袭之际,船上的人们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战俘们正在船舱里等待早晨点名。当鱼雷击中船体时,船颤抖着慢慢停了下来,日军一面使用枪炮还击,一面将甲板上为数不多的俘虏就近赶进货舱,把守住每一个货舱的入口处,严防舱里的战俘出来。此后,“里斯本丸”与潜艇对峙期间,正是舱内所有战俘饱受煎熬之时,时间越长,战俘们的境况就越差。最难耐的是病员,他们一再提出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的要求,全被日本人拒绝,无一例外。在接下来的漫长等待中,无人能上到甲板,同时停止了饮食与照明电的供应。

此时船舱里既无灯光照明,又隔断了新鲜空气的流通,令人感到异常闷热与窒息,大家只能相互依偎,保持体力和意识。与此同时,三个船舱里的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互通情况,甚至于模仿“莫尔斯电码”,通过敲击管道来传递信息。当得知彼此处境一样,战俘们只能寄希望于日军能及早解救他们。情况最糟糕的是3号舱,由于船尾部进水,加之停电,3号舱里的战俘自动组织起来,采用自救的办法,人工操作水泵往外排水。在极度闷热缺氧的环境下,很多人昏厥过去,但在失去意识之前,每个人都尽力去踩六下水泵,以尽可能地维持生命之旅。然而,似乎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船尾在逐渐地下沉,3号舱里的数百名战俘危在旦夕,日军却仍无任何救助措施。

当天下午,日本海军驱逐舰“酷儿”号赶到“里斯本丸”附近。17时许,“里斯本丸”上搭载的778名日本军人,奉命先行转移到驱逐舰上。当时,船上总共有4条救生艇、6条救生筏,船长曾决定,如出海事,则只留给战俘2条救生筏。正当2艘救生艇开始转运日军官兵时,另一艘日本运输船也赶来了,指挥官们齐集“里斯本丸”上开会,决定将剩余的日军官兵转移到运输船上,留下押送俘虏的卫队及船员,计划将“里斯本丸”拖到浅水区。为防范舱内1800余名战俘*动,日军开始封闭所有舱口,并压上钉条。

英军斯图尔特上校当即提出抗议,请求日军不要封舱,至少拿掉一块木条,使船舱里能有一点空气流通。船长初时还表示了一点同情,并为此事与押运官争吵起来,后者以其25名卫兵很难控制人数众多的战俘为由,坚持要全部关闭舱盖口,声称船长无权妨碍这次军事行动。约在21时左右,船上所有舱口被盖上,并被紧紧压住了钉条,蒙上防水布,并用绳索捆绑住。船舱内顿时漆黑一团,彻底地没有了新鲜空气流通,情况愈来愈恶化。尽管如此,战俘们始终保持镇定与服从,没有引发*乱。

10月2日拂晓,“里斯本丸”已经遭受鱼雷袭击24小时,船体明显地左右摇晃起来,已不可能到达安全区,沉没不可避免。在危急时刻,斯图尔特上校决定不再继续等待下去,遂组织一小队人员采取行动,豪威尔中校领先持刀奋力向上切割舱盖口的木块和防水布,但因缺氧和体力不支,第一次行动未能成功。上午8时10分,因船体即将下沉,船长遂向运输船打出旗语,要求允许弃船。运输船随即派出救生艇,带走大部分卫兵和船员,留下六七个卫兵仍在甲板上监视舱底战俘,而不管战俘们死活。

香港到日本的轮船几号,(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