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一号和玉露香,苏翠一号和翠玉哪个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2:47:36

品种更换的同时,一些传统老品种又换起了从前的记忆。浙江云和雪梨,山西高平黄梨,云南宝珠梨,四川金川雪梨,以及河北老鸭梨,老树贡梨等,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又开始对这些传统品种提升品质,重塑“金身”。“方寸之间,回味百年”“古老品种、天然古法种植,自然完熟,口感清甜浓香,凡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13%者包换”,这是某企业“老树贡梨”的承诺。

从供给侧入手,提升梨果内在品质

近40年来,随着梨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化肥等过量或不合理的施用、早采等原因,梨果内在品质总体下降,无论是鸭梨、雪花,还是库尔勒香梨,消费者普遍反映“没有原来的味道了”。梨果好吃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要有“甜度”,欧美人称亚洲梨为“糖水梨”,如果梨不甜只能称其“矿泉水”了。什么是好吃的梨?——甜脆多汁没有渣。好吃的梨首先要有甜度,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5%以上的早熟品种翠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2.5%的中熟品种库尔勒香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3.0%的晚熟品种雪花和砀山酥等。据笔者近年调查,一些主产区的几个大宗梨品种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有10%左右,不仅面临其他产区和其他品种的压力,还要面对其他优质水果的压力。所以,产业第一要务是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增加效益。

采前采后两张皮,果农客商两张皮,

产业不能形成完整链条

目前,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依然存在,重产前、轻产后,重产量、轻质量,果农和收贮企业“两张皮”,产业链条断链问题严重。客商收购依据果个大小、外观皮色定价,按质量多少付钱,没有考虑果实采收时的内在品质。果实耐贮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采前品质,若采前果园灌水、使用膨大剂或采收过早过晚等,都可能影响果实耐贮性或增加采后病害的风险。果农与客商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果农生产不考虑采前质量对采后贮藏和市场货架的风险,造成梨采后虎皮、黑心、烂损等影响企业效益的质量问题高发。

早采不仅影响品质,

对产业发展更是贻害无穷

梨果贮藏保鲜可推动梨产业持续发展,但无序竞争也会导致一个产业、一个品牌的衰落。比如,20世纪80—90年代采后贮藏保鲜促进了河北省梨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收购商的无序竞争,抢收抢购或为了满足贮藏期而早采,导致河北鸭梨、雪花及黄冠口感品质不断下降,曾是鸭梨产区的河北行唐、灵寿、正定、新乐、无极等县基本上没有梨了。新的产区品种频繁更换,如果为了调整熟期和市场需求结构无需多言,但人为导致品种频繁更换,必将是产业的魔咒。我国梨普遍依靠早采来延长贮藏期,不仅造成果实口感风味淡,还可能会增加采后虎皮、黑心等生理失调的风险,更主要的是让消费者失去了信心,最终会被市场无情抛弃。对于单个农户和企业而言,早采也许会增加收入,但对于一个产业、一个品种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对于早采问题,一些国家是通过立法来限制的,比如泰国的榴莲产业,果实早采是要坐牢的。

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

包装费用高,采后利润少

我国户均种植面积有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致使果农赚钱少,采后利润空间也有限甚至不赚钱,国际市场竞争力弱。据笔者调查,欧洲葡萄牙Rocha梨出园价与零售价之比为1∶9.5,美国的巴梨为1∶6~10,我国多数梨品种为1∶2~3。尽管一些品种出园价不低于发达国家,但仍不能养家糊口。在河北梨产区,纸箱等包装费占到每件梨成本的25%;网套、泡沫垫、薄膜袋等包装材料还涉及污染问题,从环保角度考虑急需升级。

标准是品牌的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

目前,我国梨市场整体趋于饱和,部分品种呈现过剩的趋势。大家认为寻求品牌化出路,助推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也成为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由量到质,谋取品牌红利的发展方向。品牌是什么?通俗地讲,品牌就是“口碑”“信用”和“承诺”。小学课本里谈到新疆瓜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没有渣”。打造品牌,专业设计包装标志、扩大宣传等都很必要,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但是“酒不好”,即便再多的宣传,在供给丰富的现在,也是不可能形成品牌的。标准是品牌的基石,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作为食物的鲜活农产品,一定要回归其吃的本质,那就是“安全、营养、好吃”。作为市场交易的商品,还必须有其产品标准,标准也是一种承诺。

贮期适当,顺价销售

梨果季产年销,4—6月一直是贮藏梨果销售旺季。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南方水果的快速发展,3—6月市场上菠萝、柑橘、荔枝、火龙果、榴莲、芒果、菠萝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油桃、葡萄、草莓、甜樱桃等设施水果,以及西甜瓜、鲜杏等应季和提早水果应有尽有,加上东南亚水果的大量进口,贮藏梨果翌年4月之后销售缓慢。梨果囤积,贮藏梨果5—7月滞销、抛售时常发生。2018年6—7月,早熟梨品种已开始上市,贮藏的黄冠、鸭梨、雪花和山西的砀山酥库存旧货仍然充足,批发价格持续走低,如出库成本价70元/件的雪花竟然降到了10~20元/件。但受2018年减产影响,7月后给了库存旧梨新的商机,8—10月积压的库存旧梨批发价格持续上升,创造了梨果贮藏的“奇迹”。目前,梨果生产和贮藏大省,贮藏企业和客商数量众多,贮藏能力强大,同行业恶性竞争激烈,建议贮期适当,顺价销售。

欢迎关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为抓手,构建中国农业新未来;以人为本,挖掘农业人的故事。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