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是啥风格,中国文人是怎么对待胡风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3:28:16

着长袍女子

这两位女子的服装和发型、妆容是雪梨特别喜欢的。

雪梨之前说过近年流行的“娘man风”,在这两位女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唐代女子也是颇具时尚触角的。

这种风格来源于高昌服饰:两件袍服上都绘有相似的圆形花纹,袍服底色也很吸睛。下身露出颇具当时女性特点的条纹裤和线鞋。线鞋是唐代女子很爱穿着的轻便鞋履,《旧唐书·舆服志》载 :“武德来,妇人著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开元来,妇人例著线鞋,取轻妙便于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胡服式样有哪些特点:

1. 小袖袍。

胡风是啥风格,中国文人是怎么对待胡风(5)

窄袖胡袍样图

“袍”一般都是指长袍。在中国的战国时期之后就流行了。汉朝之前,袍都是作为男子之衣。汉朝开始,女子也能穿袍,而且是从穿作内衣变为外穿了。直至隋唐,胡袍传入中原,为汉人喜爱。胡袍与汉袍长度相似,都至膝下,唯一的不同在于袖子。

胡袍的袖子都是既窄又短:长度只至手腕处,且袖子为窄袖。这和汉袍的宽衣博带有很大区别。胡袍窄袖的原因是游牧民族需要骑马狩猎,宽袖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胡袍都是窄袖。胡袍的领子多为圆领,衣襟多为对襟样式。

唐代女子因胡袍的小袖样式简洁干练,将其列为骑马外出时的首选。

2. 袴褶。

“褶”是上衣,“袴”是下衣。

“褶”的形状类似于短身袍或衫,袖子通常情况下为大袖,亦有小袖。

胡服的“袴”与汉族的“裤”有很大区别。中原的裤子本是没有裆的,只有两条裤筒套在左右腿上,利于私溺,有点类似现在幼儿穿的开裆裤。但是少数民族要骑马呀,骑马如果没有裤裆是很不舒服的,所以胡人的“袴”都是将两只裤筒之间连接上,即为满档。这样方便骑马。

胡风是啥风格,中国文人是怎么对待胡风(6)

3. 胡靴。

古时西域少数民族所穿之鞋,鞋上有筒,一般筒长至膝盖或膝盖以下。和现代一样,分为“长靴”、“短靴”。胡靴多用动物皮制成,因此保暖效果很好,而且骑马时不像浅口鞋那样容易脱落,因此深受胡人喜爱。

4. 胡饰。

最后来说说饰品。胡饰主要就是蹀躞带。是古时候腰带的一种,通常由带钩、带身、蹀躞三部分组成。带钩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弯钩,用来携带各种物品,如佩刀、磨石等;带身用来束腰;蹀躞是鞍具。早期传入中原为军人所用,直至唐代为百姓喜爱,为宫廷女性喜爱,用现在的话来说,要想有原汁原味的胡风,就得“一套佩奇(齐)”。

胡风是啥风格,中国文人是怎么对待胡风(7)

腰系蹀躞女子

《礼记·内则》曰:“男女不通衣裳。”在礼法上严格规定了男女服制的界限。唐代女子喜着胡服,而胡服样式又是男女不分的(因为胡人女子也要骑马狩猎,爬山涉草),所以着胡服也就被定义为“女着男装”。

大唐敢于创新的精神,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开明的民族政策,妇女地位的提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时代背景了。所以“女着男装”得以实行普及,并为大众所接受,与这样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但是近年也有人对当时“女着男装”是女子地位提升的说法提出质疑:从考古资料上看,无论是壁画中的男装女子还是男装女俑,均出自唐代高等级墓葬,面目多柔顺恭谨,或敛手袖中、或捧物执事,可见她们的职责与普通着装的仕女并无两样。

胡风是啥风格,中国文人是怎么对待胡风(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