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熙宁年间,相州有个生性顽劣的小伙子。
此人名唤李照,本来苦命,自小父亲亡故,五岁时跟着母亲改嫁至相州李村。
他从此跟着继父李员外改姓李。李员外上面已有一子,名唤李光,他随母过来后,李员外给他取了李照这个名字。
李照母亲陈氏强势而聪明,改嫁过来后,李员外对其言听计从,很快便融入当家主母角色。
李照从小调皮顽劣,不喜读书,还时常跟在哥哥李光后面,也不让哥哥读书。
哥哥李光母亲早亡,父亲续弦再娶,他当时已有九岁。
陈氏聪明,人前对李光极尽照顾,背后却时常担忧李光早晚会和李照争夺家产。
可李照非常喜欢哥哥,哥哥也对他喜欢莫名,小哥俩感情非常好。
Ⅰ:初秋时哥哥完婚,寒冬日李照遇险哥哥李光自小喜读书,且深晓书中道理,虽然陈氏是改嫁而来,可他对后母极为尊重,非常孝顺。
李照从五岁开始便跟在李光身后,他生性顽劣,闯祸无数,每每都由哥哥帮他出面顶错,使他养成了极为依赖哥哥的习性。
李光心存大志,欲要应试考取功名,而李照却对此不以为然,不如安心当个富家翁。
哥俩志向不同,却兄友弟恭,至于李照时不时地顽劣,哥哥常常宠溺之,两人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在人前时,陈氏对李光还算可以,嘘寒问暖。但在人后,妇人却极为不喜此大儿,原因非常简单,李光不是她亲生,假如没有李光,以后李家家业,尽数归于自己亲生儿子李照。
可如今有了李光,李家家业注定要一分为二,兄弟二人共同继承之。
李光自小读书,却半点也不迂腐,他为人至孝,对父亲孝顺,对母亲恭敬,母亲不喜欢自己,他也清楚,可从来不曾表露出来。
为了家中和睦,他自小受了陈氏不少委屈,可他从来没有跟父亲说过,总是默默承受。
李照年幼时,还时常好奇母亲为何对哥哥是两副面孔,人前一个样子,人后却另一个样子。长大后,他也明白了母亲之心,但小伙子也是至孝之人,不忍直面冲撞母亲,怕伤了母亲的心,总是婉言相劝。
因此,陈氏还觉得自己这个亲生儿子有些傻。
一家人,小事不断,大事没有,倒也算安稳过着日子。
一晃,李照十八岁了,而哥哥李光已经二十二岁,早到了婚配之年。
李光胸有大志,欲要读而入仕,对成婚之事并不上心。父亲李员外心中焦急,考取功名,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又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得中?岂能因此而不娶妻?
故,李员外不顾陈氏和李光反对,遍托媒婆,给儿子说了一门亲事。
女方家姓刘,家境在相州也算可以,家中有独女唤刘媛媛,和李光同岁,也就是说,李媛媛彼年也已经二十二岁。
女子二十二岁却仍未婚嫁,这简直就是奇事一件。盖因李媛媛是孝女,家中母亲多病,她先是照顾母亲,母亲在她十八岁时去世,她一直守了三年,把婚事给耽误了。
刘家对李员外家也有了解,知晓李光自小有大志,故非常愿意。
李光不忍心反驳父亲,另外见到刘媛媛后也动了心,遂应答下来。
如此,李光和刘媛媛大婚得成,喜结连理。
哥哥成婚,着实让李照失落了好一段时间。以前哥哥是一个人,他可以肆无忌惮跟在哥哥后面,甚至跟哥哥同睡。可如今不同,有了嫂子,他再不能跟哥哥像以前那般亲近,小伙子闷闷不乐。
哥哥知晓他的心事,常常抽出时间来相劝,嫂嫂也对李照多有照顾。李照失落之情渐渐平复,他发现哥哥虽然成婚,可对自己喜爱之情未减,嫂嫂虽刚嫁过来,却尽显女性温柔,对自己也极尽关心。
小伙子爱屋及乌,对嫂子非常尊重,他顽劣之性,竟是在嫂嫂面前尽数收敛。
这个家,因为李光娶妻而喜气洋洋,唯一不喜之人便是陈氏。
陈氏入主李家已有十几年,她一直想要排挤李光,可又不敢太过明显。如今李光娶妻,很快便会有孩子,人家是长子长孙,对于家业之事占尽优势,而李照却全是劣势。
可怜自己这个傻儿子,平时还傻呼呼跟在李光和嫂子后面玩耍,却不知道他以后的命运会是如何。
故,陈氏一直想要找机会使李光难堪,更想找机会将儿媳刘媛媛赶走,最好是让她犯七出之错,好直接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