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对于河南民众男女平等观念的逐渐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遵循男尊女卑的社会角色分配, 这种不平等的两性观念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河南教会学校积极提倡女子教育, 推动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 成为河南社会观念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在此基础上, 女性作为河南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 参与各项社会事务, 增强了社会的活力。
比如,开封施育女子中学是美国南浸礼会1915年创办, 学校的招生办法、校规、课程设置、学生组织等与普通教会中学一样。
但对学生控制更严格,平时有亲友来访,老师必须陪同,不准单独谈话。除学习河南省教育厅规定的课程外,还开设《圣经》课。
基督教信义会在许昌分别开办了明德女子中学和女子高等小学。明德女子中学课程与普通中学相同, 英语课教学质量很高, 学生星期日需作礼拜, 听传教士讲圣经。
开封圣安的鲁男子学校基督教在河南创办的教育客观上带来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推动了河南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为河南兴办新式学校提供了最直观的借鉴范例。教会学校的教学管理、 校园建设、 课程设置、学术气氛,都成为当时公、私学校学习的样板。
教会希望通过培养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领袖人物的影响, 使中国成为基督教国家, 并纳入到西方世界的体系中去。
教会学校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实体, 将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教育中, 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 还向人们展示了西方的宗教方式、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完成向现代价值观念的转变。
但是,他们想实现中国的基督化,把西方的价值观念完全输入到中国的设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面前显然是失败了。
注:本文据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所长马晓军论文《基督教与近代河南的医疗事业》、《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发展对近代河南社会的影响》摘编而成。
编辑:展昭 图片来源: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