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导师:Tina
练习瑜伽的时候,你的意识中一定有很多个声音:“这个体式我一定要做到”、“这个体式她比我练习的时间短,怎么比我做得好呢”、“老师有没有在看我呀,能不能偷个懒休息一下呢”、“怎么今天的体式退步了,肯定是因为刚才吃多了”、“哎呀,一会下课了要吃什么呢”、“今天回去一定要好好练习”、“这个老师怎么还没数到3/5,怎么这么长时间啊,她是不是忘记了?”、“老师怎么不看我这边呢,为什么不给我辅助呢?”、“好想上厕所,不行,我要忍住”、“她这个体式做得比我差远了”……这样写下去应该会无穷无尽吧,我们的意识多如牛毛,哪怕只是一个闪念,也会激荡起心灵的涟漪。
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努力的愿望,而这种努力性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发展过头,变成对身体或心灵的一种强迫性,变成对身体或心理施加压力的来源,而在尝到了瑜伽体式给我们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和旁人的赞美之后,我们的小我会慢慢膨胀起来,想要完成更多高难度的体式,想要得到更多的赞美,我们会强迫身体进行更多的练习,此时,执着性会逐渐显露出来,而且一旦你的目标没有达成,心中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会更加地强烈,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会一直伴随在瑜伽的练习中,假如今天的状态好的话,我们就会满足,会开心;假如今天的身体不那么在状态的话,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自责和失落中,不能自拔。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重新梳理了瑜伽的概念,“瑜伽之父”巴坦加里给它的定义是“控制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详见5月25日推送的文章)。然而带有强迫性和执着性习练的Yogi不但不能逐渐地控制心灵的变化,反而会越练越糟糕,他们的脾气会越来越暴躁,小我会不断膨胀,变得自大,目中无人或是情绪低落,自我封闭等等,这些负面、消极的情绪都会随之而来。
《瑜伽经》第一篇第十二、十三条经文说道:
· 借由不断地练习、不执着,可以约束心灵的变化。
· 在不断地练习与不执着下,努力使心灵稳定、不变的过程,谓之练习。
首先在瑜伽的练习中“努力性”是必要条件,我们不能因为“瑜伽之父”说过不执着,就因此而不努力,“努力性”和“执着性”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努力不是执着,不执着也并不表示我们不需要努力。上师说过,要不断地练习,努力练习,然后才能去谈执不执着的问题,如果你都还没有努力不间断地练习过,跟执着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又谈何执着与放下呢?
巴坦加里的意思是让我们不断地练习,不只是一天两天,心血来潮的偶尔习练,也并非一天练习个几分钟意思一下,你得一直不停地练习,这种练习指的并非仅仅是体式的练习,身体的姿势,上师的意思是我们要永远注意它,观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字句和每一次行动。
练习瑜伽,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三种特质:
热心、耐心与信心
这就是笔者所说的“努力性”,然而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时常见到的情形都是学员在练习一段时间后觉的没有什么减肥效果或是其他的效果,就放弃了,转而投向其他的练习,或是他们在断断续续的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身体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想要放弃。这个社会太浮躁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想要速成,吃饭可以吃速食,很多事情可以短期速成,但唯有瑜伽是不能速成的,一如我们的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
“努力性”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得练习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第二个条件是中途不能间断,如果你练习瑜伽十年,却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连续起来,那么也不会有变化;最后一个条件便是认真与专心并且带着极大的热忱去练习,对结果一定要有信心。
我们再来说说“强迫性”,“强迫性”来源于对自己身体的无知,我们并未在练习中很好地觉察身体,不知道身体所处的状态,而一味地去加深自己的练习,忽视或是强忍着各种疼痛,去练习那些超出自己所能承受范围的高难度体式,到最后受伤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心理。物理层面上的伤害可以慢慢恢复,而心理的“伤”却很难痊愈。
再回到《瑜伽经》第一篇第十五和十六条经文:
· 能自我掌控意识,对看到或听到之物不产生*,就是不执着。
·了解了真实的自我,而能对任何事物都无欲无求,即使对内在的本性特质亦无所渴求,这就是不执着的最高境界。
早上醒来,当我们睁开眼睛张开耳朵,我们所看到或是听到的事物就会产生牵绊和执着,我们的心会跑出去寻找东西来满足自己的*。“不执着”并不是漠不关心。它只是让我们从*中解脱出来,所有的*,所有的念头都会在内心产生涟漪,当心被一个接一个的*“袭击”时,它是无法得到休息与和平的。
*会束缚我们,但常人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的,但诡谲的是,只要有心在,它的任务就是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想法、*,激起涟漪和*。那我们又要如何去做到止心、止欲呢?
这就是它的玄妙之处,任何没有个人与自私动机的*是不会束缚我们的。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无私的*是没有任何期待的,不论结果如何,它不会在我们心中激起失望的涟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