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语文好的培养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9:13:07

高中语文课怎样上才能吸引学生?

武汉一中 高尊平

高中语文课怎样上才能吸引学生?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语文课要展示语文独特的魅力。

二是语文课要不断创新。

三是语文课要满足学生求真、求新、求美的*。

四是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表达欲和成长的需求。

首先是要展示语文独特的魅力。个性独具的讲述,或生动流畅,或睿智深刻,或风趣幽默,或庄重严肃,或文采飞扬,或平易通俗,都能产生吸引学生的磁场。声情并茂的朗诵,或豪壮雄浑,或低回伤感,或沧桑惨痛,或欢快流畅,或奔放洒脱,或沉郁内敛,都能展示语文独有的魅力。切中肯綮的点评,鼓励则不吝赞美,批评则抓铁留痕,渲染则浓墨重彩,点拨则一语中的,挖掘则出人意表,拓展则别有洞天,都能给人带来启示。琳琅满目的人物画廊,花样百出的写作技巧,千姿百态的语言风格,千变万化的故事情节,细腻深刻的典型细节,林林总总的知识体系,都能给学生带来新奇的体验。

高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语文好的培养方法(1)

拙作

其次是语文课要不断创新。包括理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其中理念的创新是引擎,内容的创新是主体,手段方法的创新是两翼。前不久为湛江地区的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篇目是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这篇文艺论文观点新颖,引证广博,文化味十足,要真正理解十分不易。课前预习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写在练习本上,我挑选了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且翻拍后呈现在交互屏上。这些问题分为两类:一是真正不懂的问题,一是质疑和挑战权威的问题。能提出第二类问题的学生名叫陈璟,她提的问题是:1.“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一句让作者也陷入了偏见。2.中国有史诗。这两个问题都对享有“学术泰斗”“文化昆仑”美誉的钱钟书提出置疑。课上,我引导学生对呈现的问题加以评点,并对陈璟同学大加表彰,还请陈璟同学阐释了自己的看法。这里就涉及到理念创新的问题:提问并非以数量多取胜,也并非以难度大为佳,能够质疑大家名人的观点,发现书本上的错误,才是上佳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

高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语文好的培养方法(2)

湛江老师观摩鄙人公开课

再说内容的创新。教学《墙上的斑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好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并对重要的术语做了解释,还结合西方文明发展的轨迹预判了中美贸易战的结局。学生果然很有兴趣,并很快领悟到本文的主题:质疑和批判西方文明。

现代文明是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西方文明有三个源头: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古罗马的法治精神,希伯来文化的宗教精神。西方文明后来居上,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西方科技至今仍独领风*,西语(英语)、西服、西方的生活方式风靡全球,西方文明给人类带来丰厚的福利,但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黑人贸易、殖民地掠夺、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都是西方国家一手挑起的。所以说,一战之后,出现了迷惘的一代,出现了逃避现实、遁入心灵的表现主义和意识流,二战之后,出现了玩世不恭的荒诞派,出现了黑色幽默。

科技具有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力量,但科技的副作用不容低估。核威胁、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资源枯竭、疾病增多,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安全。所以,对于西方文明,我们必须心存警惕。

作为西方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意识流的重要作家,西方社会的知识精英,伍尔芙会怎样反思西方文明,又会怎样怀疑和批判西方文明的三大基石呢?

高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语文好的培养方法(3)

伍尔芙

最后是方式方法的创新。如引入微课,让学生讲课、讲题,采用交互屏等。

三是语文课要满足学生求真、求新、求美的*。教学《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这篇小说表现战争给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幸和灾难,也表现了小人物的善良。结合文本的内容,我布置了两道作文题:战争有益论/战争有害论。要求学生二选一,写一篇400字的小作文,还不忘挑逗学生:如果两种观点都写,就要写800字。学生果然很有兴趣,写出的文章立论鲜明,层次清晰,理据充分,文采动人。后来我一琢磨,为什么这次命题会取得神奇的功效呢?原因就在于“战争有益论”刺激了男生的雄性和雄心,而“战争有害论”激活了女生的母性和柔情。学生一旦肾上腺激素分泌旺盛,荷尔蒙水平提高,情感泛滥,就有可能创造奇迹。教学《墙上的斑点》,我给出的作文题是:感性的天空,真美!/理性的世界,好酷!也能迎合少男少女的心思,刺激他们写作的*。如果我们少一个心眼,将作文题定为“论战争”或是“感性与理性”,鬼知道会是什么效果!讲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我指出了钱钟书的四个错误;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发现教材对“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的解释是错的;教学《滕王阁序》,我结合《红楼梦》的有关描写,指出“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的正确解释:一字定韵,都来赋诗,四韵八句,都已写成。这些求真求新的举动都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高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语文好的培养方法(4)

感性空间

四是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表达欲和成长的需求。最寻常的是讨论、交流、展示活动,还可以开展观影、演讲、辩论、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育。

高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语文好的培养方法(5)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感应时代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求新求变,我们就一定能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把学生收编为语文学科的忠实信徒,把学生改造成语文老师的铁杆粉丝。

诵声浑难忘

武汉一中2017级高一(4)班 章世杰

男性,正是知天命的年纪,古板,顽固,严厉,无趣。这些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时脑海中浮现的形容词。他走进班门后,给我的感觉是俨然一位学者的风范,又有些孤傲,因为他走路时头是微微向上的,手背在身后。

而正式上语文课前,他喊了一声;“上课!”这一声震惊四座,我对他又有了新感觉:声音极为洪亮。他开口讲课,第一课是诗词,简单讲几句之后,老师便要朗诵课文。刚一开口,便牵动了我的心。诗中情感缓和处,他的声音轻柔,令人如沐春风;情感激昂处,他的声音高亢,响彻九霄,令人内心一震;描绘战斗的诗句,从他口中诵出来是节奏明快,吐词清晰,使人宛如置身于金戈铁马的环境之中,他的诵声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雄伟气势;读到感伤处,他的声音凄凉,透漏出淡淡的伤痛,微微颤动着的声音,似乎在抽泣一样,往往让我怀疑,他是不是因诗而感动落泪。从他嘴中流露出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诗,都能牵动我的内心,让我感受到作者作诗作词时的真正情感。

一个月之后,学校要举办一次校内的朗诵比赛,每个班出一组选手参赛,其中还包括一位老师。班上同学一致同意让语文老师加入其中。

比赛之时,我们班选的朗诵材料是关于王阳明的一出短剧,语文老师扮演王阳明的老师,劝导王阳明用功读书,将来像王阳明父亲一样做大官。我作为一名观众静候语文老师惊人的表演。

临近我们班上台,台上的话筒有的不翼而飞,有的早已损坏,只能使用吊麦,吊麦的收音效果很差,这样的情况令人很是不安。

果不其然,开始的几个同学的声音没能完全收入吊麦,只能听见细弱的声音,观众席上也有人开始躁动,这让台上的声音更加显得细小。可这时,轮到语文老师开口了,他的一句:“小子!你的心气儿太高了!”让全场人都听得清楚,大家瞬间鸦雀无声,安静地观赏他的表演。他的最后一句词,是笑声,但他却把笑声演绎得让人难以忘怀。“哈哈哈哈!”他的声音抑扬有致,用不同声调表现笑声,令全场都为之沸腾。而那之后,他的朗诵出的笑声在全校都传播开来,令人无法忘记。

我的语文老师看起来并不出众,一幅众生之相,但他在上课时、比赛时的朗诵之声能让我的心,同学的心,观众的心都随着声音起伏。他的诵声可谓惊世骇俗。古人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诵声在我的印象中称得上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就不一定了,因为他已经让我和我的同学都深受触动,想必会有后起之秀吧!只是能否让人难忘,就说不好,恐怕难以达到老师的境界啊!

评语 写老师上课时、表演中的声音,描摹具体生动,场景感和画面感极强。有铺垫,有高潮;有详写,有略写;有抑扬,有对比;有悬念,有烘染;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写法灵动活泼,有较强的表现力;融入对老师的真实情感,有较强的感染力。(高尊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