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冷空气来势汹汹,导致华北、东北多地出现了4~8℃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不过对南方的朋友而言,降温倒是个好消息,冷空气南下将送走“秋老虎”,逼退副热带高压,届时南方将正式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
言归正传,未来一段时间北方的降雨、降温都将持续,黄河的防汛任务依然紧迫,在渡过汛期之前还不能掉以轻心。
黄河泥沙为何会加剧洪水风险?黄河的水、沙是紧密相连的,二者长期处于不协调的矛盾状态。黄河是一条缺水、多沙河流,要排沙,就必须拥有充足的冲沙水量;在汛期,黄河水量虽然充足,但防洪却是首要目标,在保障下游河道水位不超警的情况下泄洪速度越快越好。
黄河防洪的难点不仅在于水势迅猛、降水分布不均,还在于河床底部的泥沙。这是因为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过洪能力下降,反而会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
就比如备受国人关注的潼关高程,该指标越高就意味着渭河河床的泥沙淤积越严重。潼关高程升高将严重阻碍渭河行洪,加剧河道阻塞,严重时可威胁到上百万人的生命安危。
控制潼关高程原本是三门峡水库的重要任务,但该水库建立之初并未考虑到黄河来沙量大的特点,在国内饱受争议。本世纪初,小浪底水利枢纽接力成为补救工程,同时也是目前黄河治沙、防洪的骨干工程。
无论是泄洪还是排沙,关键的突破点就在小浪底水库。自2002年以来,小浪底水库已经连续进行了20年的排水排沙试验,汛期利用洪水冲沙,既消除了洪灾隐患,又带出了库区淤沙,可谓是一举两得。
从2018年开始,黄委正式实施“一高一低治黄河”的调度新思路,在汛期将水位下降到205~211米的低位处,借异重流之力由低位排沙口排沙。2018~2020年汛期,3年累计冲沙13.49亿吨,实现净冲沙2.6亿吨,最大排沙比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93%!
黄河的“老大难”不得不说,小浪底水库的调度方案将泄洪、治沙相结合,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大大延长了中游水库的运行寿命。但是,黄河防洪依然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
根据我国《黄河防御洪水方案》,当花园口水文站的汛期流量不超过8000m³/s时,小浪底水库原则上不控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