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锚的最高境界,开启心轮提升境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21:20:51

为避免广告嫌疑,照片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当前的国学大潮里鱼龙混杂,传统文化有被“残疾化”的倾向

“残疾文化”的特征。姜先生认为我有一种尊道斥儒佛、贬玄学的倾向。先生说:佛儒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佛学在长期的本土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源生地古印度却几近绝迹,其中道理很明显,但却被漠视。

中国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长河,无论是哪条溪流的水,也无论它的源头在哪里,流到中国文化的滔滔长河里,就会成为这条长河的朵朵浪花。

纵观当下学界,不只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更严重的是人为割裂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不管是哪家学派的,在阐述自家文化特性的时候,往往会捎带着贬损一下别家学说,就如同马季说的相声《五官争功》一样,都说自己功劳大,岂不知它们只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所以任何强调自己一家一派而贬损别家的观念,都属于残疾文化,都是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戕害。

心锚的最高境界,开启心轮提升境界(5)

离开金丹大道,小心修道反成魔。先生常常说起“金丹大道”问题,他说:行走坐卧不离这个。“这个”是什么?先生说就是“金丹大道”。你要以为金丹大道就是内丹、外丹那就狭隘了,那不过是“小道”;但却不能因为是“金丹大道”,就可以贬损别家别派。大道就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整体,是万物为一的大道,是行走坐卧都能修的大道。

以解读《道德经》为例,有人动辄否定别人的观点,为什么?因为对经典的解读陷入碎片化,导致各执一词。任何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一旦被碎片化解读,经典就会被肢解,也就是说,当下的传统文化有被“残疾化”的倾向!

本以为出家人论道大抵离不开“玄”字,而先生也自称“玄门中人”的。而我对玄学一直抱有成见,认为那是以儒解老,以佛解老,对老子思想的嫁接与演绎。

心锚的最高境界,开启心轮提升境界(6)

但是他却说:那是你对“玄学”的成见,对文化的割裂。历来的佛儒道大德名家,他们注老、解老,都各有立场,但绝不含糊其辞,论道不影响谈玄,谈玄不影响论道,憨山大师三教融通,佛道互解,这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佛学的传统之一正是引道入佛。两汉以来,儒学倡导,魏晋时佛学加入,玄学蔚成风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潮之一,南北朝三教合流,全真道更是打出了“三教合一”的旗号。

所以,不要管别人怎么解老,所谓以老解老,你也不敢确定那就是老子的思想原旨,可以多借鉴,多吸收,不要先否定,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每个人心中的罗马不同而已。

你做你的以老解老,经内求解,他做他的宗教,经外求解,各有用意不同,为何就说只有你的解读方向才是对的呢?也可以学术与宗教一体各有所需,各有其用,比如憨山大师,比如北宋五子,比如王阳明。别拿自己的鞋量别人的脚,那不是修道,而是修魔。

心锚的最高境界,开启心轮提升境界(7)

老子之道只有一个。当下解读《道德经》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学术跟炼养的矛盾冲突,争来争去就是一个角度与价值的问题。你讲治国,他讲养性,孰是孰非?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一口深井,那么你用来洗漱,他用来做饭,我用来解渴,各有其用,哪个不对?

为什么都抱定自己的见解才是对的呢?因为先入为主的抱残守缺,因为个人信仰的故步自封,因为门户之见的不相与谋,还有因为心胸狭窄的偏执偏见。

老子之道只有一个,修炼者认为《道德经》是写给修炼者的,是关于境界的论述,你不亲证实悟,你就没法读懂道德经。于是就跟哲学家辩论,结果是互相指责,莫衷一是。老子说得很清楚:万物得一以生。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心,只是一个道。

心锚的最高境界,开启心轮提升境界(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