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生于哪个朝代,包青天前世是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03:51:59

结果到了大堂之上,包拯果然宣布要打板子,犯人鸣冤,小吏立刻高声斥责,且极力表现仗势欺人的样子。包拯顶着“包青天”大名,立刻就感到不开心了,反而责怪小吏口出狂言,结果把小吏打了板子,那个犯人倒从轻判决了。

沈括是带着揶揄的口吻来写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堂堂包大人被小吏与犯人两人合谋耍得团团转。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包拯的“人性”,而不是“神性”。

那么,如果包拯靠的不是“断案如神”,他又为何能名垂青史呢?

包青天生于哪个朝代,包青天前世是谁(9)

于是就要说到包拯真正的三点过人之处:清廉、公正和敢于弹劾进谏。

包拯素以清廉闻名。

早在他23岁还没当官的时候,已经在家乡庐州小有名气。当时庐州有一个富豪请他去家里吃饭结交,包拯拒绝了,理由是:“他是个有钱人,我们将来可能回家乡当官,有了这份交情,以后就难做了。(“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见《朱子语类》)

包拯曾在端州做过长官。端州以产砚台闻名,每年还会将砚台上贡。在包拯到任之前,他的前任每年都以“朝贡”为名,加征数十倍的“端砚”,用来中饱私囊和送人行贿。包拯到任后,严格规定上贡多少就征收多少,不许超支一块。在包拯离任时,一块“端砚”也没带走。1973年合肥清理包拯墓时,从他本人和子孙的墓中只发现一块普通的砚台。

包青天生于哪个朝代,包青天前世是谁(10)

包拯的公正,其实并不是指他的断案,而是指他整体的秉公执法,不畏强权。

包拯刚在家乡庐州当长官的时候,他的亲朋故旧觉得可以依仗他的照顾,开始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包拯得知后,当即令人抓来他的一个犯法的舅舅,当庭杖责示众,从此亲朋故旧大大收敛。

在做开封府尹的时候,包拯决定疏浚惠民河。他发现惠民河河道拥堵的原因,是很多权贵官僚家的花园修建亭台楼榭,入侵了惠敏河。包拯下令仔细测量和留下证据,然后将权贵们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和亭桥全部拆毁。在这个过程中,包拯遭遇了很大的阻力,有的权贵甚至拿假地契来打官司,被包拯识破,直接向朝廷汇报,要求严惩。

在做监察御史时,包拯了解到杨邠、王鼎、王绰三人被贬官,因为他们都是范仲淹提拔的人才——范仲淹因“庆历党争”被贬,殃及池鱼。包拯其实是范仲淹等新政党人的死对头“守旧派”提拔的,但他了解到杨邠等三人业务能力很强,且公正廉明,所以极力主张重用三人,结果三人都被重新提拔。

在自身行得正的前提下,包拯当然敢大胆弹劾和进谏了。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期间,从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到宰相宋庠(此弹劾后人存在争议),从皇帝宠臣王逵到皇叔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只要有贪赃枉法品行不端,包拯全都一律弹劾。以至于民间后来有了“包弹”这一俗语——被包拯弹劾过的官员叫“有包弹”,没被包拯弹劾过的官员叫“无包弹”。

包青天生于哪个朝代,包青天前世是谁(11)

而且包拯一旦弹劾起来,连皇帝宋仁宗的面子都不给。

宋仁宗当时宠幸张贵妃,张贵妃就不断地为自己的伯父张尧佐求官。这位能力一般的伯父结果一年内晋升四次,权倾朝野。在朝中无人敢响,你看我,我看你,看来看去,还是都把目光落在了包拯身上。

包拯果然不负众望,第一个站出来弹劾。结果弹劾之后,张尧佐反而又升了一个官,这背后传出的信号就是:皇帝在力挺他。

包青天生于哪个朝代,包青天前世是谁(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