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下的完整诗句意思是什么,平天下用古文表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6:06:1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字面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找到并弘扬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光亮的德行,在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纲。

大学之道:朱熹有个说明,一个人在十五岁之前,学习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礼节,就是学习小孩该学习的东西,十五岁之前称之为“小学之道”,十五岁之后,就可以思考人生的一些深刻话题了,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因此称为“大学之道”。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的批注: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个解得很简单,大人到底是什么人?有的人说这个大人是对小孩来讲,成年人这叫大人,这个意思很浅。

平天下的完整诗句意思是什么,平天下用古文表达(1)

这里讲的大人是指谁?是圣贤之人,能够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这种人叫大人,所以《大学》是圣贤之学。当然前面有小学的基础,如果用年龄段来看,一般来讲是小孩要学小学,成年之后入大学。但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就年龄而分,这里讲的是圣贤人的学问。

王阳明: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在王阳明先生看来,所谓大学,即是大人之学,亦即是学为大人。而大人之所以能称为大人,乃在于他能够证悟到天地万物本来同体,由此同体之仁,发而立德、立功、立言,皆以天下国家、万民黎庶为己任,不复有一己之私欲存于胸中,廓然大公,这即是圣贤之境界。因此,后之学者,志为圣贤,欲学为大人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蕅(ǒu)益大师:“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学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大学。大字即标本觉之体,学字即彰始觉之功。本觉是性,始觉是修。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称大学。”

蕅益大师则标举“法界唯心”之旨,直指心源。吾人当下一念灵明不昧之心,即可称之为“大”。何以故?此心在时间上,竖穷三际;在空间上,横遍十方;又复不生不灭,遍一切处,即心是一切法,即法是一切心,三千一念,一念三千,故而唯有一个“大”字可以当之。大学者,无非觉悟此心,圆满此心恒沙妙德而已。

阳明先生以天地万物同体之仁释“大”,而同体之仁,即是吾人心性之性德;蕅益大师直指心性释“大”,明一念三千,三千差别性相,统于当下无分别之一念,即是万法同体之仁。两人诠释言语虽各自不同,而其所诠谛理则大体无异。

平天下的完整诗句意思是什么,平天下用古文表达(2)

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使……明起来。第二个“明”,形容词,是指光亮的德行。明明德就是使得光亮的德性展现出来,让道心超越人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宗旨,在于找到并弘扬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光亮的德行。佛家里面讲:人人都有佛性。我们要找到心中的佛性,找佛性的过程就是明明德的过程。道家里面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道要减去心中的污垢,这个过程也就是明明德。《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性(儒家称为良知,道家称为真心,佛家成为佛性)人人具有,不假外求,遵从天性就是修道,也就是明明德的过程。

明明德是一个永久持续的过程,毫无间断,永无止境,圣贤永远在明明德的过程中。

在亲民:明明德之后亲民,是有逻辑关系的,明明德就是道心完全显现的过程,当明明德之后,心灵没有污点,没有自私、狭隘、偏见等人性的弱点,那结果必然是“亲民”,亲民,亲近民众,也就是我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王阳明: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明德为心性之体,亲民为心性之用,体用一源。

天下万物无不在圣贤之心的容纳范围内,明德为本体,也就是佛家的自性,道家的真心,儒家的良知,明德所发挥出的作用,就是亲民,亲民就是明德的体现,有本体才能发挥作用,有作用才能体现本体,如同“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道”是可以也必须体现出来的,道是通过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比如孝道,比如水满则溢的道理等等。注意!亲民这个“民”不是单纯的指人,是指万事万物,仁者关爱万物。

平天下的完整诗句意思是什么,平天下用古文表达(3)

在止于至善:中国文化里面强调的,人类的修养要往哪里走?至善,最高的善,就是把心里的污点完全去掉后,呈现出来的最清静、最光亮的的状态,追求至善的境界的过程是永不停息的,所以,《中庸》里面说:至诚无息。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良知,良知我们人人原本具有,与生俱来,不是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能够引领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逐渐走向完善的人格,因此,我们要将良知找出来,找良知的过程就是明明德的过程。

止于至善的止:达到。

至善,道心完全显现,良知光明呈现,私欲、偏见、狭隘、嫉妒等等完全去掉了,言谈举止自然而然地就能表现出中道,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说一个人修为递进的层次。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要止,这个时候才能有“定”。《道德经》说:知止不殆。一个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就不会走向自我毁灭。“定”是定力,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么为什么是知止而后有定呢?我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得陇望蜀,患得患失,很多困苦和障碍都来自这里,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我们这一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因为得失之间是有平衡的,如果知止,那就知道了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没有过份的要求了,没有妄念了,再美好的东西,心里知止,知道自己求不来,知道那是非分之想,对这个事物没有*了,心就定了,不会患得患失了,因此说知止而后有定。

苏轼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穿林打叶声就是生活中的诱惑和干扰,那么莫听,就是不要被外在的诱惑和干扰所扰动,就是“知止”,何妨吟啸且徐行,是说走自己认定的路,这就是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即不要得陇望蜀,不要患得患失,如果得陇望蜀,患得患失,第一是不可能,第二是丢了定力和智慧。定即把心专注地放在某些事上。

平天下的完整诗句意思是什么,平天下用古文表达(4)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面解释“知止而后有定”非常简单: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这是讲知止的止,这个止就是应该止住在哪里,不动摇,不偏离,当止之地,应当止住的地方是至善,就是第一句话讲得止于至善。知止得知是什么?朱熹:知之,则志有定向。这个知是我们明白,在理上通达了,因此产生志向。志向是什么?就是止于至善,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志在圣贤。所以这句话朱熹的解读的意思是:知道至善而后能坚定志向。

很多参考资料显示,“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是说知道至善而后能坚定志向,包括朱熹也是这么解释的,但是,我个人更偏向于郭继承老师的见解:“知止而后有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要止,这个时候才能有“定”,才能有定力。”我之所以偏向这个解读的原因如下:

一、“止于至善”的“止”是达到的意思,也就是达到某某目标为止,那为何“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却指的是“至善”?

二、一个人有定力,能坚定,必定是知道自己的边界,必定是止住自己的私欲,无欲则刚,无私欲自然有定力,如果说知道“至善”就能坚定志向,我认为这不是必然,知道目标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有为这个目标而坚定志向的人不多。

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第一句已经明确指出目标,下面是为了达到目标如何做的问题了,第一步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定,达到这个境界一定是要止住自己的*,如同佛家的戒、定、慧,第一步自然是“戒”,也就是这里说的“止”,这样才有后面的“定”,只是佛家的“定”包含了《大学》里所说的“定”、“静”、“安”。

四、知止而后有定,有定力才有后面的“定而后能静”,静不是说静就能静下来的,是需要有定力的人才能静下来的,静下来不是行动上的停止,而是内心的平静,内心平静是需要排除外界的诱惑和干扰的,那么如何排除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呢?这就需要“知止”,知道自己的边界,止住妄念,止住私欲,如果妄念纷飞那是无法有定力的,更不能静下来的,因此从后面的语句中判断,“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就是止住妄念、私欲才能有定力。

平天下的完整诗句意思是什么,平天下用古文表达(5)

定而后能静:当我们心能够安定下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外界的诱惑和干扰都与我无关,这个时候,心就能静下来了,因为没有扰动。

一个房间,如果拿着扫帚来回挥舞的扫,那么灰尘弥漫,我们不要那么大的扰动,慢慢地灰尘就落下来了,房间就慢慢恢复了清净。

心灵里面不要那么多纷纷扰扰,不要患得患失,这就是静。

静而后能安:安,即心安,安住在当下。心安是个了不起的状态,心安才能理得,理是天理,怎么样才能得到天理,那就是要心安。心在没有干扰的时候就能静下来,静下来就能安住在当下。

心安是什么?心安就是自己的内心对当下的状态的认同,我们静下来以后,内心很享受当下的状态,这才能叫心安。心安不是那么简单,是要经过知止而后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这是有次第顺序的。

我们这一生想得到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心想事成,可能性很小,人的一生,不如意者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所以,不管社会给了我什么,我都能把这个机会把握好,都能把心安住在当下,这是了不起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符合自己意愿,就兴高采烈,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很痛苦,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痛苦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事情都不是你想要的,不是你所期待的。

不管社会给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能将心安住在当下,心甘情愿地把事情做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条件,刻苦勤奋,慢慢的朝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安住当下不是说就不奋斗了,不进取了,主旨在于不怨天尤人,因为怨天尤人对自己,对事情毫无意义,把握好当前拥有的条件,安住在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不断的奋进,不断的进取,在当下的环境中去努力的创造条件,向着心中的理想前进。为什么说我们要安住当下,一方面,我们抱怨是于事无补的,很多时候我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环境的,那么就要让心沉静下来,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我们安住当下才能使得自己不那么心浮气躁,我们才能有后面的安而后能虑,虑,在妄念纷飞的时候是做不到的,在心浮气躁的时候是做不到的。

安而后能虑:心安之后开始用心,将纷纷扰扰,内心里面奔腾不息东西给静下来,达到心安,心安后才能用心思考。

古人在心安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王阳明平定宁王造反的过程中,王阳明一介书生,带着几万临时组织起来的散兵游勇,竟然把装备精良的几十万叛军在四十三天的时间内给平定了,后来,有人问王阳明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就是不动心。

为什么不动心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呢?原因就是他在不动心的时候,就是安,心安,千军万马,隆隆的炮声都不能扰动自己的心,这就是安,在这个状态下,王阳明对敌情的判断非常准确,任何敌人的弱点或者破绽都能被清晰的看到,此外,在自己不动心的情况下,自己出错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我们是具有极强的洞察力的,考虑问题极为深刻、周到。

心如同一杯水,不要晃动它,非常平静的水面如同镜子一样,能够照出朗朗星空,万事万物都能在水面如实地照出来,但是,如果我们的心紧张、烦躁、气愤,心只要一动,如同杯中的水,立刻起了波纹,再去看朗朗星空就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在这个情况下,对事物的判断就会出错。

一个人的心如果不能静下来,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对外界的诱惑失去了定力,金钱让人利令智昏,权利让人权令智昏,美色让人色令智昏,只要我们的心没有静,没有安,一旦被外界事物干扰了,就会智昏,也就是智慧被蒙蔽了,然后就做傻事、做错事。我们做的大部分的傻事、错事都是心在浮动的时候。

内心不安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不周到的,那些急中生智是需要有沉淀的,需要之前不断地磨练的,这样才能在万急之中生出智慧,比如,在能够投机取巧去做事的时候,我们以往的经历会给出我们第一反应,自私的人第一反应是马上去做这个投机取巧的事情,有道德的人第一反应是不耍这些小聪明,取财有道,不屑于蝇营狗苟,要走正道,这是长期的经验所造成的第一反应。但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往往不是万急的时候,是有时间思考的,甚至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内心安定,综合看问题,这样我们做出的判断才会准确、周到,反过来说,正是由于我们长期在内心平静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有急中生智,这个急中生智的“智”是正确的判断,正确的方法。

虑而后能得:认真思考后才能有得。

一个人的心在纷纷扰扰的情况下的思考是很难深刻的,因为有各种干扰,我们很难思考得很周全,不但不周全,还容易出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忙中出错,方寸大乱。

一个人内心没有干扰,内心清明朗照,智慧涌现,这个时候思考问题不仅有极强的洞察力,而且看问题周到、圆融、深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有本有末的,有始有终的。

树木长得是否茂盛,本在根系,根系非常发达,才能根深叶茂。一个高楼大厦的本就是地基,地基牢固才可以建起高楼,那么人生的本末是什么?德行就是一个人的本,厚德才能载物,只有打牢人生德行的地基,才能盖起人生的高楼。

事有终始:做一件事情,做了什么,后面有什么结果,这讲述的是因果。绝大多数功成名就的人,其背后是多少辛勤的学习、思考、实践、批评、倾听、反思、总结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与其羡慕别人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不如用更多的时间低头看自己,也就是反省,认真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打牢自己人生的地基,盖起属于自己的人生高楼,因为事有终始,有因才有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本末,知道事有始终,知道因果,知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这些先后了,就接近道了,但是,不是得道了,只是接近,就是修为已经非常高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八条目。

明明德于天下: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对于国家来说,明明德于天下是指:以自己非常崇高的德行和治理国家的成就,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而且效仿。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此段解读摘自网络,原因是:此段郭继承老师没有解读,在后面章节中才给予详细解读。

【以下内容均摘自王阳明心学总结】关于格物致知

朱熹观点是:天地万物之所以呈现其当前的状态,是因为有一个最高的天理在,也就是一本之理,这个一本之理是最高范畴,而每个事物都有一个独特之理,也就是分殊之理,也就是对于某一个事物来说,这个事物是从一本之理那里获得了成就这个事物当前状态的原理,分殊之理是从一本之理那里获得的部分,但是,这个部分并不是残缺的,分殊之理对于这个事物来说是完满的,朱熹认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格许许多多的分殊之理,获得关于分殊之理的具体知识,达到一定的状态后,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类推的前提基础,才有可能获得关于一本之理的把握。

朱熹认为:理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所以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还原出具体事物之理,也就是即物而穷理,朱熹强调穷理,但是更强调的是格物本身,他认为: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逾越,不可超越等级,不可违背次序。

王阳明观点是:王阳明认为如果按照朱熹的观点,那么我纵然格得外物之理来,又如何能诚得我自家的意?具体事物之理在具体事物之中,那么这和我自己的诚意正心有什么关系?也就是按朱熹的观点,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这个之间是有严重的脱节的。

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的格:正也,格物致知的物:事也,将物解释成事,那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物体的存在,而是介入了我的主体活动的一个过程,格物也就是正事,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事物之理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我心里,如:孝顺父母,父母为孝顺的对象,按朱熹所说,理在事物之中,那么孝道就是在父母那里,如果不孝那么就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王阳明认为理在自己心中,孝道也在自己心中,如果不孝应该从自己心中找原因,也就是君子反求诸己。那么格物解释成正事,而王阳明认为事物之理在我的心中,此时,事物正还是不正首先就取决于我自己的心正还是不正,因为心不正,事物自然不会正,心正了,事物自然就正,格物也就是将心正过来,心正过来了事物自然正过来了,一个事物正还是不正在于正心,心正还是不正的标准在于是否合乎自己的本心,合乎天理。因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一回事,格物就是正心,正心也就是诚意,诚意也就是致知,作为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这些都是完全统一的。

那么格物致知在王阳明这里的意思就是:我作为一个实践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去正自己的心,致知在提出致良知后这个知就是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

致知在王阳明没有提出致良知之前的解释是:知,作为知识、道理的意思,致知,就是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符合知识的道理,比如,孝敬父母,不是单纯的文字上知道孝顺父母,而是身体力行,一个人能将孝道说的头头是道,但是我们能说这个人就是个孝顺的人吗?未必吧,只有这个人做到了孝敬父母的所有事情,才算是知道了孝顺,这才算是致知,致知的关键点在“致”,“致”就是事上练,就是实际行动,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真知就是行。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强调了我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所起到的主体作用。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在同一个理论领域,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知是包含一种知识,也就是包含着具体事物的客观知识,一个具体事物的具体知识,我们只能在这个具体事物中去了解它,去还原它,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客观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善加领会的,而王阳明跳出了朱熹的关于我和事物相对的这种关系情境,而换成了主体我的实践情境,这种转换使得格物致知的知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关于道德知识的道德实践,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给统一起来了。格物致知的致知在王阳明提出良知学说后,就变成了致良知,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这两种观点不在同一个层面,如果单独只说“格物致知”的话,他们分别都有合理的地方,无关对错。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此段解读摘自网络,原因是:此段郭继承老师没有解读,在后面章节中才给予详细解读。

我们先来看朱熹的解释,他在《大学章句》里面这样说到“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他这里讲的物格是什么意思?是物之理,宇宙万物的道理,格是穷尽,也就是完全通达明了,对万物的道理没有一桩、没有一样不明了。朱子认为,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知识到了圆满,无所不知了,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你的意念才能到实实在在的地步,也就是到了诚意的地步。意既实,就是诚意之后,心可得而正,你才能到正心。然后接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顺理成章。

要是按朱熹的解释,一般人听起来会望洋兴叹,为什么?看来这辈子没有指望能够做到诚意、正心了,这里要做到对于宇宙所有的道理都得明白,所有的事物都得清清楚楚、明明了瞭,知无不尽,无所不知,到这个地步你才能有诚意正心,否则你的意就不诚、你的心就不正。我们想一想,这个事情大概没任何人可以做到的,包括圣人自己,所以这一点,确实朱子的见地不如王阳明、蕅益大师、印光大师的见地更加正确。

朱熹又说“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这里是把前面的这节经文做归纳。修身以上,是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五条,这些属于明明德之事,这是对自己而言的,自明其明德。齐家以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新民之事,这是对一切民众而言的,也让他们明其明德。一个是自己明明德,一个是帮助别人明明德。朱熹把这两条分开来讲,他的观念中,明明德之事和新民之事是两桩事,不是一桩事。

王阳明先生在《大学问》这篇文章里面特别指出来,不可以把明明德和新民看作两桩事,它俩是一不是二,修身以上,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也是一桩事情;齐家以下,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一桩事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不是八桩事情,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圆满了,八桩事情都圆满,一即是八,八即是一,这个知见要圆融。

本人认为以王阳明对格物的理解方式来解读这一段比较好,原因是:如果按照朱熹的说法,格物致知是研究事物获得知识,那么获得知识和诚意之间就有严重的脱节,也就是后面的那句“知至而后意诚”就解释不通了,因为,获得知识和诚意在逻辑上没有任何联系,很多人是有很多知识的,但是不是诚意之人,甚至知识越多的人越精于算计,越会尔虞我诈,不能对自己诚意,也不能对别人诚意;反过来,有些人没什么知识,没什么文化,甚至是文盲,见的世面也少,但是他们做人、做事凭良心,明白是非,对自己诚意,对别人也诚意,由此,我认为知识和诚意之间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所以,我认可王阳明将格物解释为:格物的“格”:正也,格物的“物”:事也,那么,格物就是正事,也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致知的意思就是:用实际行动做到符合道理的过程,一个道理,我们如何才能通达这个道理,那就要身体力行,做到,致知的关键是“致”,“致”是按照道理去做的意思,致知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致知,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后,这个致知就变成了致良知,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那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都是一回事,格物就是正心,正心也就是诚意,诚意也就是致知,作为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这些都是完全统一的。我个人认为至少在《大学》这篇文章里面应该以王阳明的解释为准,如果单独拎出来“格物致知”这四个字来说的话,其他不论,那么朱熹的解释也是没问题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上至最高*,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人生的方向盘,方向盘错了,车速越快,危险越大。我们在开车的时候,要不断的修正方向盘,即使在平坦笔直的道路上,也会需要不断的微调修正方向盘,如同我们的修身,时时刻刻的修正自己,所以我们要打好人生的方向盘,一刻不能放松。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就是修身,末是事业,如果修身不好,但是事情做的好,那是没有的,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人品不好,但是事情做的看上去很漂亮,这是假象,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自己的私意。

该重视的不去重视,不该重视的却很看重,想取得成就那是不可能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