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羹有什么禁忌,吃蛇羹有什么禁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8:39:00

明代广东少数民族分布图

广东素来有三大民系之说,亦即广府人、潮汕人以及客家人,三者对于热衷食蛇这点倒似乎是不分畛域。北宋人张师正的《倦游杂录》里就说:“岭南人喜以蛇,易其名曰茅鳝”。周去非也在《岭外代答》里补刀,声称粤地“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并且对当地人“遇蛇必捕,不问长短”深表惊异。广州当然是广府人的大本营。十三世纪的蒙古铁骑打通了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得以来华旅行,留下了一本《鄂多立克东游记》,他到达广州口岸后,当地的食蛇风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专门记下了一笔:“广州这里有比世上任何地方更大的蛇。很多蛇被捉来当作美味食用。这些蛇很有香味,并且作为如此时髦的盘肴,以致如请人赴宴而桌上无蛇,那客人会认为一无所得。”

蛇羹有什么禁忌,吃蛇羹有什么禁忌(5)

椒盐大王蛇

而在传统上,潮州人是潮汕民系的代表。潮州人崇拜韩愈,当地有韩江、有韩山、还有韩堤。这是因为唐代的韩愈曾被贬往潮州。但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着实被潮州人吃蛇的习惯吓了一跳,他在《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中就有“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这样的感慨。韩愈先例举了鲎、蚝、蛤等令他“莫不可叹惊”的食物,但他还能勉强吃下去。在潮州的各种“佳肴”中,只有蛇是韩愈过去所认识的,但他实在害怕蛇那狰狞可怕的样子,便打开笼子听任它离去,看它的样子好像还有一点委屈不平。

蛇羹有什么禁忌,吃蛇羹有什么禁忌(6)

广东的民系

至于向来以“最纯正的中原血统”自诩的客家人,同样加入了嗜蛇的行列。客家人以蛇为珍品,其俗食蛇法,以煲汤为盛。这种习惯大概早在宋代就已形成。距离深圳不远的惠州属于客家人聚居区,苏轼一度发配于此。当地“市中鬻蛇羹”。“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东坡先生当然可以泰然自若地吟唱“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可其小妾就不是这么豁然了,饶是与美食家朝夕为伍,平生也没有吃过蛇。她买了一盏“海鲜”吃下肚去,当她知道是蛇羹后,马上呕吐出来,“病数月竟死”。苏东坡之妾当获知所食非海鲜而是蛇肉时,竟因此受惊吓而病死,可见中原人是素来不吃蛇的,并视其为可惊可异可怖之蛮荒殊俗。

这就颇值得玩味了,无论广府还是潮汕、客家、这些原本不食蛇肉的中原人后裔为何南来后殊途同归,采纳了岭南吃蛇的习俗?岭南多瘴湿之气,或许粤人嗜蛇有食疗养生方面的原因,明朝万历年间曾奉命赴广东审案的苏州人王临亨在《粤剑篇》中对此言之甚明:“慢带蛇长五、六尺,粤人取以供膳,云能辟瘴去疯。”蛇肉能祛瘴毒去疫气。《食疗本草》就说蚺蛇之肉、骨“主温疫气”、“主皮肤间毒气”;又说蝮蛇之肉“下结气,除蛊毒”。

南国异馔

无论如何,清代至今,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或者他是广东人,想吃蛇肉;是否四川人,还要辣椒。”正如辣椒是川菜的一大特色,蛇肉也已经成为广东菜的一大特色。岭南习惯秋冬季节吃蛇,所谓“秋风起矣,三蛇(指眼镜蛇、金环蛇和眼镜王蛇)肥矣,嗜蛇者,食指动矣”。这自然是蛇在冬眠之前要贮足脂肪故在秋冬之际长得最肥的缘故。从史籍的记录看,早期粤人最喜欢吃的是蟒蛇,一来是这种蛇体长肉多,二来确实味美于其它蛇类。东汉人杨孚在《异物志》里就称赞,“蚺惟大蛇,既洪且长,彩色驳荤,其文锦章,食豕吞鹿,腴成养创。宾享嘉宴,是豆是觞。”但对于其他蛇类如今的广东人也是来者不拒,就像清末民初的《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的那样,“粤人嗜食蛇,谓不论何蛇,皆可佐餐……售蛇者以三蛇为一副,易银币15元,调羹一肯簋,须六蛇,需30元之价矣”。

蛇羹有什么禁忌,吃蛇羹有什么禁忌(7)

三蛇羹

广东人爱吃蛇,烹饪蛇馔的技术堪称全国首屈一指。他们可以以炒、烩、煎、扒、扣、煲等烹饪方法,将蛇肉与其他配料配合,做出千变万化的蛇菜来。正是在这本《清稗类钞》中记录了著名菜肴“龙虎斗”——“以蛇与猫同食也。谓之曰龙虎菜”。这其实是清末民国的一道广东招牌名菜,以毒蛇为原料,用三蛇配以老猫烩制而成,味道特别,滋补健身。据说本菜乃是广东美食家江孔殷独创。此公早年与家人下乡游玩,中途在佃户家休息,无意看见佃户制作“蛇馔”,香味诱人,略一品尝,顿觉鲜美可口,赞叹不已,便向佃户学得泡制的方法。日后他在同治年间为庆祝自己七十大寿,用蛇和猫加工成肉丝,用姜、葱、盐和酒煨熟,再把冬菇丝、木耳丝、陈皮、蛇汤及蛇、猫肉丝等放在一起烩制而成。在大寿当天,亲友品尝后觉得妙不可言,大为赞赏。从此,这道菜便流传开来。因其主料是蛇和猫,故被江孔殷命名为“龙虎斗”。官场中人,凡有在江府席上吃过者,都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佳肴。

蛇羹有什么禁忌,吃蛇羹有什么禁忌(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