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众多老工业基地城市类似,辽宁本溪曾高度依赖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历史“欠账”,让它一度被称为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如今,通过加强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本溪实现山明水秀、云净天蓝,已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好生态换来好风景,好风景引得客商来。旅游业远近驰名,本溪以此为媒,架起一座本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化的“绿色通道”。
资料图 本溪市桓仁县的乡村风光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本溪桓仁地处长白山南麓余脉,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小城是有名的“中国山参之乡”。
55岁的参农庄国利说:“山参对土壤、水等自然环境的要求很高,良好的生态是山参成长的必要条件。”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将山参产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桓仁山参的种植规模高居全国首位,山参产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桓仁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主导产业,使近10万人实现了发家致富梦。
低碳转型不仅是挑战,还是绿色发展机遇,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云南玉溪铁矿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二,钢铁产能居全省第一,是云南最重要的钢铁基地。
驱车穿梭在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以下简称玉昆项目)建设工地,极具设计感的建筑、花园式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精致的厂区色彩方案,刷新着人们对钢铁企业的传统认知。
玉昆项目是近5年来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单体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工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绿色、安全、优质、低耗的智能化、循环节能化、AAAA景区型的现代化花园式钢铁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