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速冻小油条怎么加热,冷冻小油条加热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3:06:49

思念速冻小油条怎么加热,冷冻小油条加热方法(9)

思念“牛肉酥皮馅饼”配料中含有鸡肉。

成本与调味是混杂肉料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12月14日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官方客服。思念客服答复称,思念旗下仅“牛魔王”系列是“纯牛肉”馅料,不添加其他肉类成分,但该系列产品由于产量问题平时在超市卖得较少,售价也较其他系列略高。至于思念其他系列“牛肉”类产品中为何添加猪肉等肉类,该客服称主要为口味需要。

三全食品客服则解释称,其“香菇猪肉大馅馄饨”产品中确实含有其他配料,但猪肉、香菇是主要成分,所以产品名称这样取。而在标称“猪肉”的一些速冻产品中添加鸡肉,主要是根据研发等综合考虑,“像我们的牛肉大葱水饺,里面也会添加猪肉”。当问及三全哪些产品是纯猪肉馅料时,该客服建议购买时查看配料表。“如果添加了(其他肉类成分),我们都会标注的,但从名称上看不出来。”

事实上,“口味需要”仅是速冻企业使用多种肉类的一个原因。某华北速冻食品企业负责人孔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现象不是近两年才出现,而是伴随速冻食品行业发展而诞生的。企业主要是出于成本和口感两方面考虑,其中成本因素约占六成。目前,牛肉采购价约为60元/公斤,猪瘦肉采购价约为20元/公斤,而每公斤鸡肉采购价仅为13元-14元。

孔先生进一步解释称,从口味角度来说,在猪肉馅里添加鸡肉可以增加Q弹口感。在牛肉产品里添加猪肉,通常添加的是猪肥膘,这是因为牛肉比较瘦,添加猪肥膘可起到爽滑油腻的口感,香味复合得更好。有些牛肉产品同时添加猪肉和鸡肉成分,则有成本因素考量,“猪肥膘加热后变成了汤汁,没有肉感,加上鸡肉则可以增加肉感。”

12月15日,思念食品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其所有产品都依据《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按照原材料占比含量递减的顺序,将各类原材料一一明确标识。“我们零售终端所售猪肉系列水饺,全部使用猪肉及相关馅料配菜包制,没有添加其他肉类。牛肉系列产品也均以牛肉为主体原料,但因牛肉肉质柴瘦、纤维粗韧的食材特性,所以在配制部分口味馅料的过程中,配入少许猪肉或鸡肉,以改善馅料口感,提升整体风味。如黑椒牛肉口味的微波馅饼中,辅料猪肉、鸡肉的添加量远少于胡萝卜或洋葱。另外,‘手打天下’系列牛肉水饺及微波馅饼等产品自产品上市以来的馅料配比均未进行显著调整。”

12月15日,北京二商希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品控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其白玉豆腐水饺中含有猪肉,且猪肉占主要成分,配料表信息中猪肉也写在鸡肉前面,名称标注不构成任何违法行为。由于配料表里明确标注含鸡肉成分,也不存在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对于产品中添加鸡肉的原因,该负责人称是调味需要,“产品配方四五年没变化过,现在猪肉也不贵,不存在因成本问题添加鸡肉的问题。”

截至发稿,三全食品方面尚未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复。

专家呼吁叫停名称标注“潜规则”

标称“牛肉水饺”却添加猪肉,标称“猪肉馄饨”却添加鸡肉,这种现象是否违规?

孔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依照现有标准,速冻食品品名如此标注确实并不违规,“配料表中明确写着添加了什么成分,不算误导”。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也认为,从配料表来看,相关“牛肉水饺”中的牛肉在产品肉类成分中排在首位,证明其还是以牛肉为主料,是合规的。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速冻面米产品主要使用国标《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及推荐性标准《速冻面米食品》(SB/T10412-2007),两种标准均未对产品名称进行具体规范,也未对主料含量及标注情况进行限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配料的定量标示”的一款规定为“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据孔先生解读,由于牛肉、猪肉不属于“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因此不需要在包装上标示添加量。

不过,在消费者张女士看来,速冻企业上述行为虽不违规,但不代表合理。“就好比你去饭店点了盘牛肉饺子,结果发现后厨往馅儿里加猪肉,肯定要找老板要说法。有些消费者买水饺时只看名称,不习惯看配料表,对这部分人来说,就容易构成误导。”消费者王女士则称,同样是猪肉馅水饺,如果价格相差不多,她会选择“全猪肉”的,不会购买添加了鸡肉的产品,“关键问题是为什么混的都是便宜原料,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企业在偷工减料”。

“实话只说一半等于撒谎,产品名称只体现一种肉类,实际却包含其他价格便宜的肉类,涉嫌虚假广告和误导宣传。”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相关企业这种行为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应当叫停这种行业“潜规则”。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诸如鱼丸、虾丸等产品执行的标准《速冻调制食品》(SB/T10379-2012),已对产品中主料最低含量作出规定,如肉糜类制品中,猪肉、鸡肉主料占产品净质量分数不得低于10%,牛肉、羊肉主料不低于8%;调味水产品中鱼肉或虾肉主料不得低于10%,蟹肉不得低于8%等。

思念速冻小油条怎么加热,冷冻小油条加热方法(10)

《速冻调制食品》标准规定了产品中主料最低含量。

就速冻面米食品而言,目前湾仔码头速冻水饺、三全“状元”系列部分水饺,已在产品配料表中标注了主料含量。如湾仔码头荠菜猪肉水饺,配料表显示其荠菜含量≥18.6%、猪肉≥17.4%;三全“状元”系列牛肉大葱水饺(720克),标注其牛肉含量≥10%、大葱≥10%,但该系列下的番茄牛肉水饺未在配料表中标注牛肉含量。

思念速冻小油条怎么加热,冷冻小油条加热方法(11)

三全“状元”番茄牛肉水饺未在配料表中标注牛肉含量。

孔先生认为,速冻面米食品标准可以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方面进一步完善,如强制性规定企业标注产品主料含量。“强制性标注会好一点,现在没有标准,我标了,但别人不标,没有横向比较,顾客也不知道你主料究竟加了多少。”

原料问题指向低价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刘俊海所说的用料“潜规则”已对速冻食品企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终指向行业低价竞争问题。

孔先生称,依照现有速冻面米食品标准,采用真材实料的企业无法与竞品进行区隔,“我们现在就有这样的困扰。比如,我们包子采用的是纯猪肉馅,产品蒸熟后猪肥膘变成了汤汁,显得肉丸就小了。有些客户会质疑我们,‘看人家包子那大馅儿’。实际上,人家那‘大馅儿’里加了大豆蛋白,只是显得固体物多而已。”

西南地区某速冻食品企业负责人方启智(化名)也遇到了类似难题。在当地,方启智所在的速冻食品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可与全国性的行业巨头一较高下。“巨头品牌价值虽比我们大,但以前我们之间没有市场冲突。不过现在冲突了,因为他们在原料上涨的情况下售价还比我们便宜。”

在他看来,速冻食品市场近几年“内卷”严重,产品价格走低,已进入购买力下降、品牌低价竞争、原料替代降低成本、产品品质下降、客户流失的“死循环”。一些速冻食品企业会将猪肉部分替换成鸡肉、大豆蛋白等,以降低成本,维持终端低售价。“认品质的消费者能吃出来,因此一些品牌维持住了低价,也会流失一部分客户,还有一些客户干脆不会再吃速冻产品。”

而近两个月来,安井食品、海欣食品、三全食品、千味央厨等速冻龙头企业密集调整经销价,将成本问题从幕后推至前台。“今年是行业调价比较集中的一年,这种成本推动型的调价,某种程度上是对行业升级和产品品质的保障。”一位速冻行业人士认为,总体来说,速冻企业不愿意终端价格调整,但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维持低价很可能存在原料替代问题,不利于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

新京报记者 郭铁 摄影 郭铁 制图 许骁

编辑 李严 校对 危卓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