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关于周代礼乐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诗集,战国末年被列为“经”,2000多年来,各时期学者为《诗经》所做的论著数以千计,特点各异。但不得不提的就是孔子,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研究《诗经》的第一人,他删诗成300篇,并提出《诗经》的作用应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即诗经是为治国理政所服务的,是要实现孔子心中的“为政以德”。那么《诗经》是如何体现孔子“德政”思想呢?文章主要是从“修己”、“治人”两方面展开。
“君权神授”一直是殷商时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等造成政权不断更迭的现象,引起了周朝统治者对于“君权神授”观念的怀疑与反思。既然夏、商之君是“受命于天”,那么他们为何会被天所抛弃,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是否敬天,是否重视民意。因此周人得出了“天命不易”“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结论,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政治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应运而生。
第一,保民爱民。民为国之本,君以民之安危为安危,重民应是君主循道为政的必然要求。早于孔子100多年的管仲曾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与孔子同时代的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孔子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了“爱人”思想,抨击残暴统治“苛政猛于虎”,劝导君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把教民作为爱民的手段,以德导之,以礼齐之,让百姓有耻且格。
因此,孔子认为倾听民意是非常重要的,他在《孔子诗论》中说通过《国风》可以了解黎民的真实声音,能够体会百姓的忧患情绪,他们的心思尽在《国风》之中。例如《孔子诗论》评论:“《北风》不绝人之怨”,反映了卫国君主残暴无道,黎民怨恨不已,因而纷纷逃亡的情况。因此孔子赞赏有德之君如召公,召公在位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深受民众的拥护。
《国风·甘棠》全诗三章就表达了百姓感怀召公之仁德,为此而爱惜甘棠,不舍得砍伐、折弯,这首诗可以说是爱民的代表诗作。《孔子诗论》评价说,“民性固然:甚贵其人,必敬其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恶其人者亦然”。人们的性情就是如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心所向则众望所归,民心背离则众叛亲离。《大雅·灵台》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周文王规划修建灵台,百姓闻讯之后,奋勇争先,乐于为王命效劳,灵台很快就落成了。众所周知文王、召公执政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君民关系“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天下万民宾服顺从。
第二,富民利民,使民以时。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国家财政、国君之用皆来源于民,国家的存在,须臾不可离民。因此,国君为了政权的稳定,必须要稳定好根基,满足百姓的日常需求。子曰:“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民贫则国贫,百姓足是君足的前提,百姓不足则君足无从谈起,失去了两者之间的平衡,那么社会自然会失序。在孔子看来“薄赋敛,则民富矣”,民富则安,民贫则乱,乱则国危。
《诗经》亦有不少劝导执政者要取民有度、施惠于民的作品,如《国风·硕鼠》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等诗句就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讽刺执政者贪取暴敛,为满足自己的一己之欲,而置百姓于水火不顾,百姓走投无路唯有流落他乡。再观《小雅·雨无正》有云:“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此处怨刺的就是周幽王在位时期天灾人祸的危难情形,他宠信佞臣,加重赋税,造成了周王朝政事荒怠,百姓饥馑,社会混乱,终而被外族势力所消灭的结局。
其次要“使民以时”,让百姓不违农时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掌握自然规律,创造更多的生产资料。如《周颂·臣工》中“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描写的就是周王在籍田间训示农官,需在麦收之后及时地规划田地的场景,引导百姓因时制宜,不浪费上天赐予的丰年。《毛传》说:“田二岁曰新,三岁曰畲。”新、畲表示的就是休耕两年、三年,由此可见,当时全国已经推广了休耕轮种的制度。
此外,《周颂·良耜》还教导农民如何将杂草变为肥料,养育庄稼的具体办法。总之,周王对于农业的重视不言而喻,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丰衣足食,民众各得其所,社会才不会出现失序与混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