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孩子在校好不容易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很可能会出现“放假毁所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况。家长必须重视利用休息周、节假日在家与孩子耐心沟通,让他(她)在适当休息调整的同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做好阶段性总结和复习。
在此期间,家长的鼓励和督促十分重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爱拼才会赢” ,我们要教育孩子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有拼搏精神。同时,定 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好不要在孩子回家休息、学习的时候,在家里组织唱歌、打牌、大宴宾朋等活动。
学会倾听。学习上的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面对成绩退步或屡次停滞不前,孩子需要倾诉,倾诉的过程是孩子释放压力的过程,也是孩子寻求帮助的过程,而同学、老师、父母就是孩子的主要倾诉对象。
孩子学习退步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与老师有隔阂时,我们不能味指贵批评教训,不能以成人眼光告诉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
要静下来,注意倾听。要让孩子说,让孩子先说,孩子说出来,可能也就没事了。-味地批评、 指责、教训,会与孩子形成对立。再严重点,甚至会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上了高中,大多数都在住校,家长能见到的时间很少,等到外地上了大学,更是见一面都难。
所以,只要孩子在家,我们要尽可能推掉一切不必 要的外面应酬,在家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开诚布公地交流,询问他在校的情况,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帮助孩子查找问题、制定措施。
还有,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易冲动、易逆反、易迷茫,我们更要抽时间多陪伴,陪伴就是既有陪又有伴。要跟孩子-起解决学习 上遇到的小困难,一起探讨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起认识社会 上发生的新现象。还要陪着孩子生活学习,陪着孩子成长进步:伴着孩子面对各种困惑烦恼,伴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
多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交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一学校和家庭, 不仅要致行动, 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致的信念, 始终从同原则出发, 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家长既可到校了解孩子的动态,也可利用微信、QQ等方式,同班主任、任课老师交流学生情况。
学生辛苦一阵子,老师辛苦一辈子, 希望家长能理解老师,信任老师,出现什么问题,首先应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要抱怨,要与老师心往一处想,动往一处使,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进步。普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这是我多年观察许多优秀学生及其家庭的一大共性,他们把家庭经营成身心休想站,心理咨询室,亲情的港湾。注重与孩子沟通,重视交流引导。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
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 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父母不和,或者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对孩子的要求意见不一致,就会把孩子的心搞得飘浮不定、烦躁不安,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