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三战三捷,西北三战中我军打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9:32:11

1947年2月,胡宗南亲率15个旅14万大军,兵分两路以钳形攻势扑向延安。3月16日,彭德怀上任西北*兵团司令员,率部约3万人,受命保卫陕甘宁边区。

西北三战三捷,西北三战中我军打法(1)

3月19日,胡宗南占领延安,大吹“陕北大捷”。与此同时,彭德怀一面以一小部兵力同敌人保持接触,一面将主力隐蔽在延安东北方向待机歼敌。

胡宗南果然上当。

他见解放军在延安西北方向频繁出击,边战边退,以为是解放军主力,正被大军追击得步步撤退,于是集中第1军第1师、第90师共10个旅的兵力,火速向西北方向挺进,寻机与解放军主力决战。

为保证大军主力的侧翼安全,胡宗南又下令整编第27师第31旅向延安东北的青化砭前进,建立据点。

不料,彭德怀却瞄向了青化砭之敌,下令兵团主力隐蔽集结,准备前去歼灭敌第31旅。

25日上午,敌31旅毫无知觉地进入了彭德怀布下的伏击圈。

西北*兵团立即以排山倒悔之势,猛烈夹击,迅速将敌兵压在长不到7公里,宽只有二三百米的公路两侧。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31旅2000余人全部被歼,旅长李纪云被俘。

胡宗南当头就挨了一记闷棍。

西北三战三捷,西北三战中我军打法(2)

随后,胡宗南总结教训,认为是自己兵力太分散,于是实行“方形战术”——采取宽正面集团式“浓筒式”前进,以避免各部分散被歼,并继续寻机与西北*兵团决战。

青化砭战斗后,胡宗南断定解放军主力不是在延安西北,而是在东北,又下令11个旅掉转方向,从西北向东北方向挺进。在短短几天中,先后占领延川、清涧、瓦窑堡等城,但处处扑空。随后,大军在陕北的千山万壑中转了12天,“武装大游行"400余里,却不知解放军主力在何处,决战更是奢谈。

找不到彭德怀的主力,4月12日,胡宗南又下令8个旅由青化砭转向西北方向行动,并调在瓦窑堡的第135旅南下,与主力会合。结果,此举又被彭德怀抓住了一个战机。

彭德怀下令2个旅采取运动防御战术,将敌8个旅引向西侧与东侧,以余下的4个旅北上,到羊马河设伏。14日上午,敌135旅在解放军小分队的引诱下,全部进入了羊马河的伏击圈。

解放军4个旅四面出击,以一击四。

胡宗南的另外8个旅正在延安西北寻找解放军主力,不料突然得知第135旅被围,发现又上了当,马上掉转方向,急速快赶,企图去与135旅会师。但是,他们马上遭到解放军2个旅的猛烈阻击。

当日下午1时,敌135旅1400余人被解放军全歼,代旅长袁宗禹被俘。

彭德怀此举被人称为“虎口夺食”。

西北三战三捷,西北三战中我军打法(3)

胡宗南吃了败仗,恼羞成怒,随后通过空军侦察,又发现解放军多路小部队向绥德方向前进,马上断定彭德怀主力又在向绥德集中,于是下令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又令驻榆林的第22军南下米脂等县,进行南北夹击。

彭德怀将计就计,命359旅一部扮作主力,节节抗敌。官兵们沿途故意丢弃一些部队的臂章、符号、破旧鞋袜和不要的衣物,诱敌北上。西北*军主力则隐蔽在敌军北上道路侧旁的几个大山沟里。

胡宗南大军呼啦啦地从大山沟里走过,与彭德怀埋伏的主力相距只有1000米左右。敌大军过去后,彭德怀从凳子上一跃而下,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敌人向北,我们向南。”

他率领主力向南进发,直逼蟠龙镇。

蟠龙镇是胡宗南部的一个战略枢纽,为前方补给基地。胡宗南每次“武装大游行”之后,就到这里进行补给。蟠龙镇的守敌是第167旅,是蒋介石嫡系整编第1师的主力旅,装备精良,火力强,兵力近7000人。蟠龙是个小盆地,群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第167旅修筑了许多大小地堡,挖有宽、深各六七米的外壕。

5月2日,西北*军突然打响了进攻蟠龙的战斗。

西北三战三捷,西北三战中我军打法(4)

蟠龙镇的敌军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会突然南下,尤如天兵从天而降,一时措手不及。

蟠龙镇的枪声一响,胡宗南又拍大腿:“又上当了,又中计了!”

可是,此时他的主力已经远远北上,要想回援蟠龙镇,至少需要4天的时间。

结果,战后在黄昏发起,当晚23时全部结束,又一个速战速决。敌第167旅全部被歼,旅长李昆岗活捉。解放军缴获军服4万套,面粉1万余袋,子弹1130余万发,还有上万斤的食盐。在陕甘宁的解放军,每人发一套军装,还有余。粮弹无忧了。

5月9日,当胡宗南的主力疲惫不堪从绥德赶回蟠龙时,街上已经空无一人,物资仓库也空空如也。

西北*军三战三捷,彭德怀指挥3万人打败了胡宗南的14万大军,从根本上扭转了胡宗南攻占延安以来的被动局面,稳定了陕北的战局,并且为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