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爆料,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发现许多名为“自动续费”的扣款,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些app中甚至有一些早就停用甚至卸载的软件。该事件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网友质疑,自动续费是陷阱还是优惠?app为何卸载后还在持续扣费?
近年来许多app为了吸引用户付费,提出了“连续包月”的营销手段。这一营销名为优惠,实际却套路满满。连续包月的首月付费价格往往较低,但自动续费的说明字体却往往较小,容易忽略,导致不少用户付费后才发现购买的是连续包月的服务。
有的app虽然显示可以免费试用,但点进去却需要先付费才能获得免费试用的机会,有的甚至将领取免费试用和开通连续包月放在同一界面,说明却不明显,用户订购后以为只是试用了app,实际上却购买了月付乃至连续包月的服务。
还有的app利用一分钱体验7天会员等标语引诱用户领取优惠券,只要用户领取就会开通连续包月计划。
从公开消息来看,app卸载之后仍然扣费的情况从2019年开始即有不少报道。以“app卸载 自动扣费”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检索,就发现了700多件投诉。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用户投诉的卸载后还在扣费的app包括了CDA看图、夸克、keep、探探、友缘在线、街景地图等,涉及金额从29.9元至298元不等。
从投诉和网友评论来看,停用卸载后仍然扣费是网友投诉的主要原因。许多用户默认删除app就意味着用户协议停止,但app自动续费服务规则一般规定自动续费的取消需要在微信、支付宝或者苹果ID 订阅中取消。因为app卸载之后,仍然可以在PC端或者其他设备上继续使用。
另一方面,自动续费的规则是在不验证账户密码、支付密码和短信校验码等情况下从用户自有的充值账号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卡等账户中扣款。这种方式虽然避免了忘记续费影响使用的情况,但却极易导致用户忘记取消连续包月。
开通连续包月容易,但取消却并不简单。此前报道中,记者曾亲自体验连续包月,在订购阶段只要三歩就可以完成缴费操作,app也提示可以随时取消,但在取消的时候却没有在app内发现任何提示,最后通过网友分享的教程才得以取消。律师接受采访时表示,默认勾选强行用户同意自动续费的方法违反了市场交易中最重要的诚信原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自查是否有忘记取消自动续费的订阅呢?方法来了。根据手机系统的不同,如果是安卓手机用户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那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查:
*打开微信,点击【我的】—【支付】 — 右上角的【···】 — 【自动扣款】,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支付宝: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支付设置】—【自动扣款】,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如果是苹果用户,则需要通过【设置-(个人头像)订阅-订阅中-(选择App点击进去下一步编辑订阅)】查看是否取消自动续费。
如果确实存在已经停用但却仍然扣费的app,也可以尝试联系客服返还费用。但如果app安装时不是通过官方渠道下载,投诉维权可能会有困难。(综合自新华社、广州日报 、黑猫平台等)(王旭)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