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元代印章特征,元代印章鉴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1:22:37

明 “武英殿宝”印

真品元代印章特征,元代印章鉴别(29)

清乾隆“古稀天子”印

须知学问有高下,读书分多少,人生阅历也有不同,但是印鉴和墨迹的比对认真与否,体现的是一个人对鉴定这份工作的基本态度和人文素养。不说能否撬动高端市场的问题,中国书画的正确与否,事关全体中国文人在国际社会的体面,外国人可以鉴错,中国人不行。

徐邦达老先生在《古书画鉴定概论》中认为“书画本身是主要的,而本人印章和收藏者印章,以及纸绢绫装裱等则是次要的”,且进一步把“书画本身”总结为他个人艺术经验谈的一套“笔性论”。笔者认为这种罔顾材质客观事实,和科鉴体系的做法并不可取。笔性不是不可以看,但不能以此作为得出鉴定结论的唯一重要方面,否则就会陷入主观的陷阱。

即如这些馆藏宋徽宗书画作品,徐邦达老先生否认了印章比对的重要性,从笔性角度,竟得出了宋徽宗诸多笔触简陋之绘画作品为宫廷画师代笔的结论。而他的理由是宋徽宗不是专业画工,画不出精巧的画作。试问瘦金体是谁创作?画工如此不堪,缘何书法认可度那么高?中国书画同源,皆对笔法和笔力有很高的要求。稍微了解瘦金体的人便知此体看似容易,实则难练,需要比习练唐楷更为过人的腕力,因为字体瘦长,持稳本就不易,还得在末了提笔收细,而后点顿。许多人只得其形,不得其力度与神采,金昌宗的字,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瘦金体书法也是不得青史留名的宫廷画师原创?或者米芾、苏轼捉刀?伪作画工低劣,再正常不过。徐老竟然还将大量时间用于考据代笔一事的历代著录!

最后说两件非宋徽宗,但也和印鉴有关的事。上博两位研究员发表的关于苏轼《功甫帖》的论文,及各方论辩理由均已详细拜读。苏富比是错了不少枚印的比对,但上博研究员真的无可挑剔吗?左边是《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的清初收藏家安岐之”安仪周家珍藏”印,右边是苏轼《功甫帖》上之印,两印明显一致。至少可以说安岐经手过苏富比《功甫帖》,上博专家为何得出《功甫帖》是从《安素轩石刻》翻摹的结论?

真品元代印章特征,元代印章鉴别(30)

此帖并非摹本,有证据如下:“轼”字的戈勾右边缘呈锯齿状,且出现墨迹渐淡消失的痕迹,而双勾填涂本必然边缘清晰,详见下方另一幅勾填本的高清图。但《功甫帖》是否苏轼真迹,不是本篇讨论的范围。

真品元代印章特征,元代印章鉴别(31)

苏富比拍 《功甫帖》墨迹本

真品元代印章特征,元代印章鉴别(32)

上一页45678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