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凋亡
细胞焦亡,将半胱天冬酶(caspase-1)和大量促炎性因子等化为熊熊火焰,一把点燃机体的先天免疫,然后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细胞也就只能被无情地“烧焦”了。
细胞焦亡(Pyroptosis):一种微生物感染等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为依赖于半胱天冬酶-1,并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细胞焦亡的形态学特征、发生及调控机制等均不同于凋亡、坏死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这一过程通常会被炎性小体(一种分子复合物)所促进。细胞焦亡广泛参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
细胞焦亡
细胞胀亡(Oncosis):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胞浆空泡化,肿胀波及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胞内结构,胞膜起泡,细胞膜完整性破坏。胀亡细胞周围有明显炎症反应。1910年, von Reckling-hausen在骨软化病中发现由于缺血而肿胀坏死的骨细胞,他把这种肿胀坏死叫做Oncosis。1995年Majno和Joris为与凋亡相区别,重新引入了Oncosis的概念,把具有明显肿胀特点的细胞死亡命名为Oncosis。
细胞胀亡
副凋亡(Paraptosis):一种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死亡,细胞浆空泡化,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但没有核固缩现象。2000年Sperandio等在293T细胞系中超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时发现一种与经典凋亡不同的死亡表型,定义为Paraptosis 。
副凋亡
流产凋亡(Aborted Apoptosis):正常的程序性死亡启动后,半胱氨酸家族蛋白酶活化的路径被封堵,从而终止程序性死亡转向坏死,最后的细胞选择选择非胱解酶依赖凋亡路径终止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