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花,山清水秀,素有“花园之镇”的美名。小镇傍依着苍郁的毛竹山,朝霞映衬下的花溪桥横贯花溪河,静静地点缀着流淌的花溪水,古老的花溪街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江南小镇养育了一代名人——金庸。
金庸旧居,远远望去,白色的围墙、青灰色的砖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庸作品中“七十二侠客”长廊,向右拐弯,来到了书房——赫山房,在一直向西走是《走进金庸》展示厅,金庸从小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由于战乱,随校流亡,辗转千里,来到香港,在香港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一手创办了《明报》,成为报业巨子。在随后的17年中,他推出《天龙八部》等中长篇小说十五部三十六卷(计一千一百万字)。金庸小说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读者超过亿万,世间罕见,金庸也赢得文坛巨匠的声誉。
自驾参考路线:从海宁客运中心进入江南大道,行驶940米;左转,进入海宁大道,行驶4.1公里;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新飚线,行驶4.8公里;左转,进入丁袁线,行驶8.7公里;右转,进入新富路,行驶230米;右转,进入山虹路,行驶260米;到达金庸旧居
三、南关厢历史街区
南关厢历史街区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老式古民居连接在一起的老街,街两旁是各式的小铺,出售各式零食和手工艺品,还有几家独特的临河的咖啡馆,这里每到节假日便挤满了人,灯展制作在海宁传承已久,每一只彩灯都制作非常精致,今年放在河里的大型游船灯上还模拟古代的历史人物加以烘托,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位于海宁市硖石镇区东南部,北起大瑶桥,南至塘桥、会源庵,东临洛塘河,西靠人民路。南北长350余米,东西宽50余米,占地总面积约1.7公顷。为目前硖石镇区仍保持江南明清时期街道风貌为特征,保存较为完整的,所剩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之一。
在街区中穿行,依稀还能追寻出昔日江南民居的旧貌,前店后坊、临河而居、商住合一展现出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踏着青石板铺设的街区,能从这里勾起那稚童的回忆,它是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由历史上的保秀坊和锦绣坊两坊组成,现整个街区较好地保留着商住合一、前店后河、小桥流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老街南北走向,街道全部由青石板铺筑。两侧的临街民居、店铺等,基本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典型的街道格局和风貌特征。
街区东侧的店铺后临洛塘河,河与街道平行走向,是米市的主要水运渠道。街区沿洛塘河而建,房屋以东西朝向为主以二层为主,建造年代大多清代至民国。其中临河一面的建筑较为简单,以两进院落为主,街道内侧房屋较为考究,以多进院落为主,最深院落多达六进,一般第一进为店面,比较简单,后面几进较为考究,雕刻精美。体现“富不外显”的社会文化形态。
南关厢街区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关厢1处,文物保护点关帝庙大殿、大瑶桥2处;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有以南关厢 5号、南关厢39号等为主的二十余座院落式建筑。南关厢街区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如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等,传统文化有茶文化、米市文化、硖石灯彩等。
自驾参考路线:从海宁汽车站进入江南大道,行驶200米;左转,进入文宗南路,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文博路,行驶400米;右转,进入海州西路,行驶550米;左转,进入文苑南路,行驶610米;右转,进入塘南西路,行驶650米;左转,进入海昌路,行驶240米;右转,进入得胜弄,行驶50米;左转,进入人民路,行驶70米;到达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四、盐官观潮景区
四、盐官观潮景区
海宁盐官观潮景区,值得一去,还是挺壮观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不是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去,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海宁这里都能看到一线潮,想看壮观的回头潮还是要去老盐仓那里,这里盐官只能看到一线潮,就是水天一线这种。
中国浙江盐官是中国唯一的潮乡。它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端,紧邻着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处在中国华东金三角——沪苏杭的中心地带,且因为濒临钱塘江有水利之便,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在2100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这块土地的领主吴王刘濞就利用钱塘江通海的便利,制造食盐来牟利。为了有力地管理盐务,在这里设置专门的官员——盐官,后来将官名当作地名,把这块土地命名为“盐官”。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的盐官,历史上也曾经叫作“海宁”,就是希望“大海安宁”的意思,它不仅是观赏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地点,还是一个充满了皇家气息的、拥有辉煌历史的文化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