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片——是摄影圈里一个有争议的词语。既傲慢,又是偏见,而且充满讽刺挖苦意味!
“糖水片”一词,原本用来警示风光大片中的个别现象的。因为风光大片中都有“水”的占比,一般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它可以是海水、江水,也可以是河水乃至湖水,这是正常的构图拍片。但有人通过拍入水塘来替带“水”在风光大片的占比,故称这样的片子为“塘水片”。实事求是地说,这时的“塘水片”一词,本意是好的,是用来提醒“滥竽充数,不该发生在风光大片中”。又因为塘水片中的“塘”的谐音字是“糖”,之后“塘水片”渐渐衍变成“糖水片”,其涵意也随之改变,并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先是有人用它来评价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因调高而耐看的风光片子,并且说:这样的片子视觉感受良好,心里感受平淡!后来,有人用它来评价人像摄影,把“构图新颖、光线明亮、色彩鲜艳、背景虚化、俊美秀丽的美女照(美男照)”统统打入“糖水片”,还解释说: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漂亮,但没有深层的内涵,如同糖水一样好喝,但缺少回味;现在,“糖水片”一词,已经成为自认为是摄影高手的人,对他人片子不屑一顾的表现,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就留下那短小精悍的三个字——糖水片,然后一走了之!
其实,摄影人都追求拍出风光大片。但拍摄时,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甚至是冒险,有时确实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来配合出片,所以,那些以爱好和收藏为目的摄影人,只要风光片构图合理、用光正常、角度适宜、画面清晰,就足够了,非得要求它“心灵震撼”干嘛?那些人像照片,背景虚化如梦幻,朦胧清新似仙女,这样的照片,哪个女生(男生)不喜欢?就是常把“糖水片”挂在嘴边的,谁给他拍一张这样漂亮俊美的照片,他会不会也保存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年轮的精美记录。再说了,摄影人走过的路,谁没经过“糖水”时段?刚刚走出“糖水”期甚至仍在“糖水”中,却傲慢地评价他人“糖水”,不知道自己能拿出几张获得世界级大奖的片子!
我们都知道,公认的摄影师、名家,轻易不去评价他人的照片,一旦评价了,一定会指出不足之处、在哪些方面应该加强和改进等。他们有口德是因为他们首先有品德,“糖水片”一词绝不会从这些高手的嘴里溜出来的。
说一个形象的例子:芭蕾舞高雅吧?但你得分给谁看,14亿人中,喜欢芭蕾的肯定不占多数;大秧歌、二人转等,艺术表达直接吧,但它在广大农村就是有市场。照片也一样,有内涵并震撼心灵的片子,不是谁都能读懂的、读出的,更不是谁都能拍出来的!相反,一座大山,山下有河流,照片拍的山清水秀,清晰通透,人的第一反应是:照得真好,比我们的“真山真水”好看多了!还有,当年,配合希望工程那张获得多项大奖的“大眼睛女孩”照片,如果不是配合希望工程宣传,会有多少人能够读出“渴望读书”的内涵?而看了照片后脱口说出“这孩子,眼睛真大”的人,能是少数吗?
所谓的“糖水片”,虽然没有很多拍摄技巧,但肯定也没有明显缺陷!画面养眼养心,照片明媚靓丽,差的只是创造能力和摄影技巧等。也就是说,“糖水片”,没有一定的功夫,同样是拍不出来的。
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包容;摄影圈里,同样需要宽容。我们乐见有意境、有内涵的大片多多出现;也理解创造能力和摄影技巧欠缺的片子存在,让参差不齐在摄影圈和谐共存;并在摄影高手的引导和示范下,让摄影,再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