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杀青叶绿素的变化,茶叶储存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06:34:54

茶叶*青叶绿素的变化,茶叶储存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1)

这是 普洱茶知识 第(十三)篇原创

萎凋时,酶的活性从升高到降低

*青时,酶的活性骤然消失

酶的活性决定了发酵的类型

酶促氧化?益生菌代谢?非酶促氧化?

目前,我国有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和红茶。萎凋或*青,是所有茶必经的初制工艺,红茶、白茶、乌龙茶需要萎凋,而绿茶、黑茶、黄茶却要*青,这决定了后续发酵的类型和程度。

茶叶*青叶绿素的变化,茶叶储存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2)

什么是萎凋?什么是*青?两者又有何区别呢?

─ 工艺 ─

萎凋和*青

解析两者异同之前,先要了解萎凋和*青的定义。

萎凋: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失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

*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气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通过对比定义,可得出萎凋和*青的异同点。

茶叶*青叶绿素的变化,茶叶储存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3)

相同点:

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茶叶变软,便于后续揉捻;散发青草味,促进良好香气形成。

因此,萎凋和*青工艺不当,将导致茶叶有一股青臭味,这是后续工艺无法弥补挽救的过失。

茶叶*青叶绿素的变化,茶叶储存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4)

不同点:

*青温度远高于萎凋,因为两者目的不同,*青要高温破坏酶活性,停止酶促氧化反应;而萎凋是在温度、适度适宜的条件下,促进酶活性,加速酶促氧化反应。

萎凋是将鲜叶摊放于日光或空气流通处,各类茶的萎凋温度一般在50℃以下;*青有炒青、蒸青等方式,温度在短时间内要高于85℃。

─ 工艺 ─

生茶自然转化

萎凋时,茶叶中的糖类物质降解成有机酸,酯型儿茶素酯解生成没食子酸,原果胶生成果胶酸,叶绿素水解,茶叶逐渐从中性降低到PH为5.1—6.0,成为酸性,是酶的最适PH,这是酶活性增加的关键。

以红茶的萎凋工艺为例,其酶活性的变化是从升高到降低。

在红茶萎凋期间,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直至16个小时增至最大,如继续延长萎凋时间,两种酶的活性均随之下降。

酶活性增大之后,在发酵工艺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萎凋后的红茶、白茶、乌龙茶,发酵时产生的是酶促氧化反应。

茶叶*青叶绿素的变化,茶叶储存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5)

与萎凋工艺促进酶活性相反,*青力求迅速提升叶温,*死或抑制酶活性,以尽量减少多酚氧化酶等氧化酶在最适温度时,对茶叶品质造成不良反应。

绿茶是不发酵茶,鲜叶采摘后*青,酶活性消失,再揉捻定型,充分干燥使茶叶含水率降低到7%以下,以防止非酶促氧化和益生菌代谢反应。

黄茶在*青后还需闷黄,普洱熟茶和黑茶则进行渥堆发酵,使茶叶发生益生菌代谢反应,使之有不同程度的发酵。

普洱茶成茶之后,无论生熟,都能在自然状态下,发生非酶促氧化反应,提升茶叶品质,越陈越香。

萎凋和*青工艺,前者促进酶活性,后者*灭酶活性。从萎凋或*青开始,茶叶向不同茶种转化,而后续发酵种类和程度的差异,是各类茶叶品质、风味不同的根本原因。

图文:吉益堂原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