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萨德事件"爆发,现代起亚集团在国内受到了严重冲击,2017年东风悦达·起亚销量几近腰斩,当年销量仅35.9万辆。与此同时,自主品牌正在迅速崛起,以及中国车市增长放缓乃至出现负增长,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对于东风悦达·起亚可谓是雪上加霜,企业也陷入了连年亏损。
(东风悦达起亚的第一款车——2003款千里马)
2020年,东风悦达·起亚营收为219.4亿,净亏损47.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约26亿元。当年曾表示"绝不退出"的东风如今也选择了"甩包袱"。
韩系车在国内衰落,很大部分原因是现代起亚不断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特供"车型,数代车型同堂销售的做法备受争议,而且做出来的特供车也远远没有比起亚海外车型吸引人。起亚如若能够取得在悦达起亚更高的股比和控制权,或许能够导入更多全球化车型支撑其高端化路线。今年3月,新任总经理柳昌昇接棒刚刚任职一年半的李峰掌舵东风悦达·起亚,不知他能否借股权调整之际重塑企业,带领悦达起亚重回巅峰?
博郡汽车
负面缠身 出师未捷身先死
2021年12月27日,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重整,申请人是南京盛世扬子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同时也是博郡汽车第6大*,持股比例为5.2%。
博郡这个有点拗口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未能立刻读通顺。其实博郡汽车成立于2016年12月,前身为美国先进车辆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底盘设计和整车性能开发服务,技术方面并不落后。公司成立后,博郡汽车便宣布投资100亿元,在南京建设纯电动整车制造基地。
之后,博郡汽车开始了扩张模式。2018年11月,博郡汽车又分别与上海临港、江苏淮安达成协议,分别投资25亿、50亿建立生产基地,其中上海临港基地毗邻特斯拉中国工厂。2019年9月,博郡汽车与一汽夏利成立天津博郡合资公司,一汽夏利以经评估备案的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南京博郡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持股比例 80.1%。随后,原一汽夏利的生产资质变更为天津博郡,博郡由此取得生产资质,天津博郡也是博郡汽车工厂布局中最接近可量产状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