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什么时候产生的,蜡烛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7:24:16

隋代湘阴窑烛灯

宋朝之后,人们学会了在腊树上刮白膜制作蜡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腊树四时不凋,五月开白花,其虫打如虮虱,延缘树枝,食汁吐涎,剥取其渣,炼化成蜡。”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到了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蜡烛照明,蜡烛则更多地被赋予了感情色彩。在情侣约会、生日晚餐以及一些纪念日和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才会点起蜡烛。传说过生日的人在心中许一个心愿,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便可如愿以偿。这一习俗已成为世界通用的习俗。

烛台

烛灯所使用的光源为呈固态的脂烛和蜡烛,这就要求灯具的构造需要保证烛能平稳地放置在灯具上不会倾倒。中国的烛灯种类非常丰富,有的有灯罩或导烟管,有的是组合形灯,有的是人俑或动物形灯。带烛钎的烛灯最为普遍,魏晋以前,基本都是这种“盏中立炷式”的构造,即烛盘正中立有烛钎,这种形制甚至影响到了油灯。

蜡烛什么时候产生的,蜡烛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5)

西汉龙形烛灯

根据考古成果推断,最初人们用盛食物的陶豆来作灯具,进而出现专门的烛灯。这种烛灯具有盘状或碗状的烛盘,光源放置方式是脂烛直接放在烛盘上,无其它固定,是最简单的烛灯。它的特点是简便实用灵活,可用日常生活的其它器物代替,同时可作烛灯也可作油灯。汉代豆形灯就是将脂烛直接放置在烛盘上,较大的盘面可以承接燃烧的灰烬。

为了保持烛的稳定,烛盘式灯具中央出现了直立钉状物,叫做“烛钎”。烛可以插在烛钎上。“烛钎”的出现代表了豆向灯的过渡。这种烛灯有灯座、灯柱、烛盘和烛钎四部分组成,被称为烛台。很多具有复杂结构的灯,比如带灯罩和导烟管的灯,多支灯等,其烛的放置方式也是这种插在烛钎上的方式。战国著名的鸟形灯,就是这种带烛钎的烛灯。

蜡烛什么时候产生的,蜡烛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6)

西晋青釉辟邪烛灯

还有一类烛灯有圆柱体的烛插管,蜡烛正好插在烛插管内。这种构造的烛灯比带烛钎的烛灯出现时期晚,有的烛插管比较粗,除了可以插蜡烛外,也可以在上面放置油灯的灯盏,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民间普通百姓直接在陶或瓷的器物上挖出一个圆形凹洞,即可放置蜡烛成为烛灯。这种灯具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灯具注重实用性、不拘一格的特点。 江苏曾出土过一具西晋时期的狮形烛座,狮背部有一圆形凹洞,便是用来直接插置蜡烛的。

蜡烛什么时候产生的,蜡烛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7)

明万历掐丝珐琅花卉纹 菊瓣式烛灯

油灯

在古代, 无论是猪、牛等动物油脂,还是由蜜蜡、虫蜡制成的蜡烛,都是非常昂贵的,普通人家根本点不起。 另外动物油脂燃烧后难闻的气味,所以古代灯具的真正普及还是始于植物油燃料的出现。

西方人采用橄榄油作为照明燃料的历史很长,也因此产生了“壶”这一灯具的原始母型。而中国的植物油多来自于植物种籽,需要“热榨法”的技术成熟之后才能大规模提高出油率。所以虽然战国时,中国已开始种植苴麻和大豆,但都主要用于食用,当时还不具备相应的榨油技术。

蜡烛什么时候产生的,蜡烛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