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个别学生从“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得到启发,发现:大度数—小度数=角的度数,以20°刻度线作为角的一条边,也能找出50°的角。其实这种方法也是为书本最后一道习题用减法画角做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角时,先确定零刻度线,分清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的方法,解决读数问题。在找角中不断渗透角的度量方法,为接下来学习量角和画角做准备。
(三) “量”出量感
利用小组合作,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不同的量角任务,分工合作。学生独立完成量角活动后,逐一按顺序把10°到180°的角粘贴在黑板上,这一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10°到180°的渐变过程,建立起模型,感知量感。
错例1:在读数过程中,个别学生不明白这个角是70°还是110°,读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点。
错例2:个别学生受测量长度经验的影响,习惯于“从头开始”,导致顶点和中心点没有重合。在独立探索、全班交流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已经掌握了量角的方法,我顺势把量角方法编成口诀:点点重合、线边重合、确定内外、读准度数。
为了弥补教材的“缺憾”,我设计了“开口向左、向下、向上且边较短”的角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可延长边的长度,或者来个“乾坤大挪移”,旋转量角器或把角旋转至水平之后再量。